安兰德与企业家精神(上)

鲁克
查看全部 内容介绍:
收起 内容介绍:

 

 

 

不要为了他人而活,要为自己而活,这就是安·兰德的核心理性。她提倡的是理性的利己,重新定义的自私是向内回到自己,以自我为中心,但不损人利己,她强调的是个人主义思想里面,其实更重要的是不要在乎别人的评判 ,人最根本的是独立的思考、反思自我并最终实现自我,敢于创造并追求自己的内心需要或者幸福的哲学理念。

 

 

赵曼丽:鲁克老师您好,上一次见到您,是在《源泉》的读书会上。那个时候您非常提倡所有的读者来读这本书,您也非常推崇它的作者安·兰德,并且我也看到您创建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叫“理性的主题歌”,在里面您发布了很多关于安·兰德的介绍。

 

在这里,您能不能给我们讲一下安·兰德是谁,她有一个什么样的思想,她的小说又主要都是一些什么样的内容呢?

 

鲁克安·兰德其实是上个世纪的人物,在2008年的时候,安·兰德的名字又重新在美国响起来了。其实在1982年她就去世了。

 

赵曼丽:因为我看到她有小说著作嘛,那她是一个小说家,还是一个哲学家?因为我也看到,提倡的她的作品的介绍,都是说她有一个客观主义的精神。

 

鲁克:客观主义哲学。

 

赵曼丽:客观主义哲学,那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

 

鲁克:首先安·兰德,她写了几本很重要的小说,很著名,像这本《源泉》,还有这本《阿特拉斯耸耸肩》,都是销量上千万,到现在为止她仍然是在最佳的销售榜的100名里边。特别是在2008年的时候,我们知道2008年的时候,美国发生了一个次贷危机,非常严重,大家都叫政府来救助,救助就救助那些破产的银行,破产的保险公司。

 

有些房主他可能供不起房了,就救助这些房主,还有去救助一些金融华尔街的金融的人士,还有一些通用汽车公司的那些工人、工会工人,但是救助的钱是来自于纳税人。所以很多茶党,他们就代表这些赋税的人举起牌子,要求抗议政府这些援助活动。

 

其中有一些人举的牌子就是读一读安·兰德的《阿特拉斯耸耸肩》。所以那个时候《阿特拉斯耸耸肩》和安·兰德的名字在搜索榜上,都是在第一名,而且她的书的销量非常好。

 

其实《阿特拉斯耸耸肩》这个故事,实际上相当于是在60年代写的,然后重新在2008年这个时代发声了,就是大政府去管制企业家加税,然后企业家起来罢工,或者是抗议。

 

赵曼丽:那您觉得安·兰德她的书对于我们现代的这个社会,比如经济的运行,以及对于企业家,他们应该如何去做,有什么样的指导意义呢?

 

鲁克这里要提到一个企业家或者商人,还有一个企业家精神,这两个的重要的作用。我这些年其实从事了一些推广活动,都是推广自由市场,以及企业家精神这一块。我认为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往往很重视经济的运转,但是我们的方向有错误,就是我们更多的是希望政府,每一届新的政府,把经济搞好。

 

实际上整个社会,起到带动社会和引领社会的是另外一个群体的人,而往往是默默无闻的一群人,我们叫他企业家。这些企业家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贡献得很多,但是往往是被盘剥得很多。

 

但是商人和企业家精神还是两个概念,就是说在一个和平的环境下,很多企业家会去创新,会去引领,但有一些商人,他可能是做了一些利己的活动,可能这些活动里面,交易活动有些是损人利己的,我之所以要提倡企业家精神,强调的是我们要创造一个合作共赢交易的这样一个环境。然后企业家引领这个社会往前面。

 

我们知道现在这个社会,最有名的一个企业家是乔布斯。

 

赵曼丽:乔布斯应该算是最有名的企业家之一,难道他也是被安·兰德的精神所引领的吗?

 

鲁克对,其实安·兰德引领了很多企业家。我刚才提到的是乔布斯,等一下我们会继续会去讲她对乔布斯的影响。当然不是乔布斯自己说出来,但是他的行为上思想上展现出来的。第二个还有甲骨文的创始人,LarryEllison,还有cypress的总裁,达拉斯小牛队的MarkCuban

 

赵曼丽:他们都很跨界,各个行业里不同的人。

 

鲁克对,还有《花花公子》的总裁,包括格林斯潘,他不是企业家,但是他是经济界的一个泰斗人物了。还有我们知道美国,有机食品最厉害的公司,叫做全食超市的老总,也是受安·兰德的影响。

 

赵曼丽:那么,安·兰德她提倡的这个精神,具体是什么?可不可以给我们解释一下,如果这么多人都受她感召的话。

 

鲁克:对,她提倡的其实是有争议的,她提倡的是理性的利己。因为利己,我翻译是利己,可是有些地方是把它译成中文里面的自私。其实自私,在我们通常的话语常识下,它是一个负面的词汇,但是安·兰德重新定义了自私。

 

她的定义的自私是回看自己,回到自己,以自我为中心,但是她不损人利己,是创造,是合作共赢,多赢的环境。说到安·兰德,我要简单介绍一下她的一些经历。安·兰德其实她的著作多数是用英文写的,她本人是俄国人,在上个世纪的1905年,她在俄罗斯出生,她的父母是犹太人,是一个中产家庭,是药店老板,药厂药店老板,生活很幸福。

 

可是那个年代我们知道,在俄罗斯发生了革命,在她年轻的时候,安·兰德在那个时候,她的家里是受到影响的,因为十月革命的时候,俄罗斯的政局很动荡,然后当时的政府,布尔什维克政府会把他们的所有的,光是她,所有的私营业主的企业收起来了,进行统一的分配,叫配给。

 

他们认为经济是国家来搞,政府来搞,我们去服从他们的安排,所以说当你是一个有钱人,或者中产阶级,你当时等于是被没收掉了,同时她的同学,她的老师都是知识分子,他们会有一些意见,但是都被抓起来了,或者被流放,所以她这些都看在眼里。

 

她年轻的时候学过戏剧,学过哲学,学过历史,她在9岁的时候,就开始想写作,有这个远大的理想,将来要写作,她是写在日记里面。写在日记里面是很危险的,她那些不满的声音写在日记里,她说这个国家不属于我的国家,心里这样想过。

 

她经常和同学与父母亲在这样沟通,她妈妈说你在这里是很危险的,她同时也觉得,我也想离开这里,她认为这是一个黑暗的社会,在苏俄包括俄罗斯,包括苏联这个社会,它其实是一个集体主义的社会,对个性,或者对出头鸟,比如刚才我说的企业家,财产会被没收,如果是知识分子,你发出不同的声音,会被抓起来关起来。

 

赵曼丽:她好像比较特立独行。

 

鲁克:对,那她觉得走,她很喜欢美国的电影,她说我要去那边,后来在20年代初,她去了美国,她当时过去之后就没有想过要回来,没有想过,她甚至把名字改了。她其实不叫安·兰德,以前她的名字叫AynRand(艾茵·兰德),她不叫安·兰德。

 

到了美国以后,她最想去的地方是好莱坞,但是她不懂语言,所以她先到亲戚家住,住了几个月。但是在亲戚家,在过渡的那段时间里面,她也没有什么钱,空手,就是白手起家地去了好莱坞,她是一个非常具有冒险精神的人,我们说企业家精神,她其实她本身都有。

 

赵曼丽:可以看得出来,非常有勇气。

 

鲁克一她语言有障碍,她没学过,或者说不通,第二个她没有钱,在一个人地生疏的地方,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因为她小时候就说要写戏剧。她到了好莱坞,做了一个临时演员,在这里也找到了她心目中理想的男友,做了她从事的工作,可能开始只是写作审阅剧本,但是收入很低,但无所谓,她觉得要学习。后来美国就发生了一个很大的经济危机,叫经济大萧条。

 

赵曼丽:是1929年的那个经济大萧条吗?

 

鲁克:其实那个年代,她去的时候是很感动和充满激情的,因为她到了那里以后就发现,特别是到了纽约,她发现那个摩天大楼,她当时几乎就哭了。因为建筑不一样。在俄罗斯可能都是那种传统的建筑。后来她在小说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她说“我宁可错过最壮观的日落,我也要看一眼纽约的摩天大楼”。她更重视的是人,不是自然景,她重视人的创作和作品。

 

赵曼丽:难怪在她的这本《源泉》里面,我们好像也看到了很多她关于建筑,关于楼房的设计的讲述。

 

鲁克:她其实更强调的是个人主义,在俄罗斯,就是在苏联之前我们叫俄罗斯那个年代。他们是东正教,就是类似一种强调去抛弃理性,服从宗教权威,然后服从这些社会这些道德这些观念,然后到了俄罗斯之后的苏联,又是集体主义,要服从于大众。

 

所以,安·兰德她认为是一个集体主义的、神秘主义的、利他主义的、综合的一个黑暗的社会,它不强调个人,你要是属于不同的,比如说你在俄罗斯你是犹太人,那就是少数,如果你不是党员,那你就是低级的,如果你是企业家,那你就是成分不好的类似这样的情况。

 

可是到了美国不一样,它是宽泛地接纳你,你说的语言不一样OK,你来自不同的地方OK,然后你有不同的声音也OK,你可以在这里找到你的梦想。美国独立宣言是要追求幸福,追求生命权、自由权,追求幸福的权利,在美国它是追求美国梦的一个地方,所以她就按照美国梦去追求自己的梦,所以她非常感动和充满激情。

 

刚才提到大萧条,大萧条其实并不是企业家的问题,很多人就讲是大企业家很贪婪,其实更多的情况是那个年代,就20年代,我们叫咆哮的20年代,我们社会出现了很多新的创新,收音机胶带冰箱,无线电这些。

 

百老汇那么繁荣,但是它有一个问题就是股市出来以后疯狂地投资,最后投资出现了扭曲,为什么呢?是政府很宽松的信贷,就是他们在这种宽松的货币的供应的情况下,造成了一些错误的判断,但并不是说,需要政府去解救它,其实你只要控制货币就可以了。

 

但是政府马上就出来了一些大政府措施,因为企业关门了以后,有很多流失的工人,下岗的工人,失业的工人,政府就要解决他们的问题。他们就说是政府不好,是资本家不好,我们需要一个能够给我们保障生活和工作的政府,这样的政府就选出来了,是罗斯福。

 

罗斯福是一个喜欢俄罗斯,喜欢苏联这种精神的人,而安·兰德是在那里受迫害过来的,所以她觉得很奇怪。这样好的一个地方,怎么大家都说不好,说那边好。她说有些工人,他可能领了救济,领了救济之后,还要说你要给我工作。她说,你怎么没有这种独立性?你要是在苏联发出这样的声音,抗议政府你可能要被砍头的,但是她很年轻,没有影响力。

 

整个大家都是这样想,所以她开始决定写下来,就像在苏联一样,像在俄罗斯一样,写在日记里。这回她写剧作:《我们活着的人》《红小卒》这样的一些作品,也是剧本。但是出版商一看,好像跟主流价值观不一样,因为那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是苏联是好的。我倒不知道在20年代末的时候,居然美国人民还推崇了苏联一段时间。

 

赵曼丽:所以按照您刚才的分析,就是在前苏联,他们是崇尚这种集体主义精神的,而安·兰德认为,美国是可以发挥商业精神,或者说企业家精神的一个好地方,而且这两者之间的精神是完全对立的,可以这么说吗?

 

鲁克;对,这对她来讲,可能苏联或者是俄国是黑暗的一个的环境,是地狱一样的一个社会。

 

赵曼丽:那您能不能给我们讲一下,从安·兰德的眼光来看,集体主义的危害,或者说它的弊端到底在哪里?而她自己所崇尚的这种企业家精神,又是好在哪里?

 

鲁克:我前面讲了她的《我们活着的人》这本书,这样一个作品。它市场接受度是不高的,甚至有人说要她改写,然后她又写了一本书《国歌》,叫《颂歌》,就是讲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那里面不能够提倡的是独立的思想。里面有个人物他都没有名字,他都是平等这样一个名字,他没有自己的名字,里面只称呼我们你们,里面有阶层,但是集体主义的名字。

 

但其中有这样的一个小说的主人公,他有代号,他说他有一个奇想,他这个奇想是发现了一种光能,发现光能他就想,在这个社会里面,就是乌托邦这个《颂歌》的社会里面,如果提倡的是给集体做贡献,那我发现光能,大家都有好处嘛。他就去向他的高级汇报,他是低级底层的,高级的人就威胁他。

 

赵曼丽:为什么?

 

鲁克:第一个怀疑他做这件事的动机,第二个怀疑他你怎么能够自己去想,或者能够想得出来?就不相信,没有信任,因为你不能独立地思考。他是独立的一个人过来,觉得这个不可想象,因为智慧是集体的。就像我们说的集民主再集中,智慧才会出来一样,你怎么可以一个人?

 

第二个你的动机是什么,是为了自立还是为了什么?你想为了自己,提高自己职称什么的,职称提高不是你来说的,是上面安排的,所以一件好事也变成坏事了,他很害怕,他就逃了,逃了之后他发现自我,就是找回自我,原来其实是有“我”这个存在的。

 

这本小说当然肯定美国不让发行,后来过了好多年以后,在英国先发的出版,同样就像前面的作品一样,都是不被接受的,她没有放弃,她甚至工作都已经不是在片场了,不是在审阅剧本了,是变成打字员了,她还是在写作,还是继续写。这就是企业家精神的一个坚持毅力。她有的时候都吃药来让自己继续下去。

 

我们其实碰到过很多个逆境,很多人对你不一样,你的看法不一样,俄罗斯不一样,到美国也是一样,也是被人家不接受,她就开始写。《颂歌》之后她写了一本书,这是我们读书会强调大家读的,推崇大家读的叫《源泉》。

 

《源泉》里面基本上是把个人主义发挥到极致,但不是说我们很多时候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好像是一个政治概念。

 

赵曼丽:好像有点这个意思,那她所定义的个人主义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鲁克:刚才你提到的是哲学,其实她在根基上的强调的就是哲学意义上,或者精神上的,或者如果是用中国的说法或者是西方的说法,灵魂上的,就是从根子上来进行。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社会,可能会认为集中的意境不对,就是政治上的民意诉求会有一些压没个体主义的声音,多数压制少数的声音。其实在各个领域都是一样。其实学校教育也是一样,它重视的是权威,重视的是历史上的看法和同学的看法,民主的一些意见。

 

赵曼丽:因为《源泉》这本书,我其实也读了一部分,没有读完,但是我已经知道它里面有一个主人公叫克,然后洛克其实应该说是安·兰德理想当中的个人主义的一个完美体现的代表吧?就是他非常集中地表现了个人主义,比如说他坚持自己,坚持自我,然后为了他自己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也不为别人所动。如果遇到了困难挫折也不回头等等,那安·兰德她对所有的这些个人主义的特质,有什么定义或者解释呢?

 

鲁克:个人主义,其实回到她的哲学里面,她讲的理性利己是她的哲学,叫伦理学这一块,其实这是根基。只有你建立这样的一个理性利己的价值观,你才会推到政治上的那些权利观,包括资本主义。她在这本书里面是不同地在解释一个利己的概念,这很重要。因为我们前面就讲过,自私利己在英文是一个单词self-interest。就是在英文里面讲自私,有好多单词,但是不管怎么样,selfish什么的,其实都是负面的居多数。

 

为什么?因为在美国这个社会里面,有个基督教传统,叫牺牲自己,就像耶稣一样去牺牲,去成全比自己差的人,宽恕比自己差的人。但是安·兰德讲的是另外一个概念观念,就是说你不要把这个世界交给你所鄙视的人,你不要为了他人而活着,你要为了自己而活着,这就是她的核心理性。

 

其实每个人在她的定义其实都是利己的,就包括我们通常给朋友一些礼物,爱自己的伴侣情人妻子,爱自己的孩子,我们理解都好像是付出,是牺牲自己这样的一些概念,但是她认为不是的。其实我们也能够理解,母亲对小孩是很无私的,但是她为什么对自己的小孩那么无私?那是因为自己的小孩重要。

 

反过来讲,这个小孩对谁更重要,是不是对自己更重要?你不可能你也没有精力,对天下的小孩,所有的小孩,都像对自己小孩一样,花出这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第二,当你的小孩生病了,和别的小孩也生病了,他们可能在非洲,你的小孩生病了,毫无疑问你不会飞到非洲去照顾你不认识的那个。那非洲的小孩会说,你为什么那么自私呢?其实自私本身应该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就是说是一个价值观念,以我为核心的这样一个关系的价值观的建立,是这样一个概念。

 

赵曼丽:所以说我对这个小孩好,是因为他对我重要。

 

鲁克:对,就是安·兰德说的那句话,你要说我爱你,那你首先要说出“我”。

 

赵曼丽:这两者之间要有一个参照物,要由我来说。

 

鲁克:对,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在她看来都有价值,那是因为对人对个体,而不是本身就有价值。

 

赵曼丽:但刚才你也提到了,就是安·兰德她所提倡的利己其实是一种理性的利己,而且并不损人,所以是一种共同的繁荣,大家都有好处的这样的一种利己。

 

鲁克:对,在这本书里面就有两种利己的行为,两种自私的行为。其实安·兰德已经在这本书完全定义了,一个小说主人公叫克,另外一个小说主人公叫吉丁,他做的方法,就是我们常人眼光中的损人利己。比如说,他常常想从公司的底部爬上去,他会两面三刀,他会跟人当面说老板怎么怎么不好,然后跑到老板面前说这个人怎么怎么不好,然后就让他去开除他。然后他就取代他的位置,他更多的是那种损人利己,他不是那种互惠的关系,互利的关系。

 

真正的交易的行为,安·兰德认为是好的,是提倡的,是共赢的。比如我到你这里,假如你是卖牛奶的人,那我到你这里买一杯牛奶其实是一个多赢。对你来讲,钱比牛奶重要,因为钱你可以用来去做,你想要做的其他事情,这个时候,这个环境下,对我来讲,在那个环境下,牛奶比我现在钱重要,不喝我可能会饿,或者不舒服。

 

这个状态是满足了我们两个人的愿景,或者是需求,那其实是共赢的关系。什么是损人利己呢?你有杯牛奶,但是我拿走了,我还打你一下,或者不打你一下,我拿走了以后还踢你一脚。那这样的行为就不是共赢了,是零和,财富没有增加,你还受到屈辱。

 

赵曼丽:所以我可以理解到,就是安·兰德她所说的这个自私,其实和我们普通意义上的自私是两个概念,她的自私可能更多的是强调一种对于自我的坚持,就是对于真正自我想要追求东西的坚持。同时她的基础就是不去损害别人的利益,可能还通过互换,或者等等这种方式能够和别人产生共赢,是这样的一种自私。

 

而我们平常所说的自私,可能就是您刚才讲的损人利己,然后就是我把别人的利益给伤害了,然后拿来据为我自己所有,所有为我所用,是这样的一个概念。

 

鲁克:对,其实我对周围人友善,实际上也是利己。为什么呢?因为这样我才开心,因为我才混得好,就是我才能发展我自己,你不可能隔绝这个社会,因为这个社会就存在这里,这是一个现实环境,没办法。

 

我前面说到自私,还有另外一个理解,就是以自我为中心,追求自我价值,前面说的那个吉丁好像损人,对不对?他其实并不利己,我们表面上现象是他好像取得了一个高的职位,好像收入高了或什么,但实际上他并不利己。为什么呢?在安·兰德定义的利己,它不是外面的现象,不是外在的。什么叫外在的?比如说我有钱,我为了显耀我有钱,我去买一辆好的跑车,买大的房子,买LV的包,其实如果在没有关注的情况下,我是不会去买的。没有那么必要,

 

所以说安·兰德认为人最根本的是追求自己的需要,或者幸福。如果本末倒置就会怎么样呢?就变成了我会变成我所有的都是向外的,什么叫向外呢?我是为了这个包而生活,为了显耀让别人夸奖我,羡慕我,我会得到掌声,我觉得有地位,我是拥有了钱,我也是为了这个。这就本末倒置了。

 

真正的安·兰德提倡的是回到自我,比如里面那个克,他说我是为了建造房屋而拥有客户,而不是为了拥有客户而建造房屋,我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这句话。

 

赵曼丽:后半句好像好理解,就是说我不是为了拥有客户而去建造房屋,但是前半句想起来还蛮深奥的。

 

鲁克: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看重的东西。我喜欢看球赛,那我可能会说我宁愿看球赛对不对?但是为什么会说这样的好像是两个选择?但其实不是,就是说我们通常赚钱的时候,我们会说我为了赚钱,我才讨好这个客户对不对?否则我就不要对不对?那我是为了赚钱才去卖房子,或者盖房子做这个事情,那赚钱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当然是再做你最喜欢的事情。那为什么不直接做你最喜欢的事情,是不是这样一个概念?

 

赵曼丽:这个倒是很有道理。

 

鲁克:钱本身是一个量级,它一定要满足你的需要和幸福,否则钱放在那样儿干吗对不对?它一定要满足你的其他的一些价值。所以安·兰德认为,克是从小就为了做建筑,所以在这个行业里面,正好满足他的这种成就感,然后客户被吸引过来,所以他会越做越好。

 

赵曼丽:对,所以他的目的出发点很纯粹的,就是我喜欢建筑,我要做建筑,而且是做我喜欢的那种类型的建筑。我看《源泉》也看了一部分,知道他其实为了这个吃了不少苦头的,有客户来请他做一个什么样的房子,但是客户心目中的那种类型,不是克认可的那种类型,他就情愿不要这单生意,他也不去做自己不喜欢不认可的东西。我觉得这个是很典型的,就是说我追求自我,然后我不会去向现实的一些东西妥协。有很多人批评这本书,好像都说这个太理想化了。

 

鲁克:当然我们可能会认为太理想化了。其实我们很多东西会说是妥协什么的,其实在安·兰德的思想里面,其实更重要的是,不要在乎别人怎么说。像吉丁,他就太在乎别人怎么说,比如说他选择建筑行业,是因为妈妈告诉他,这个可以成名。然后第二个,他妈妈告诉他,这个是大势所趋,个体面的工作。他自己内心知道他喜欢画画的,所以他就不得已。

 

赵曼丽:对,像吉丁,我还看到一部分,涉及到他婚姻的部分,他妈妈好像觉得这个女孩地位不够高,身份不够好或者怎么样,就对他未来的事业没有帮助。那么婚姻这件事情,他也不能遵从自己的内心,我就是爱这个女孩子,那我就应该跟她结婚,他就会犹犹豫豫反反复复出现这种状况。

 

鲁克:其实这里也说明,这个人不自私,是太无我了,就是没有自我,自私就是有我。自我嘛,他没有自己,把我的这个主权,交给别人来决定,那不就是无我嘛,其实不是自私。

 

其实很多人,包括现在社会里面,都需要这种精神。就是什么呢?要有自我,当你看到很多人,年轻的小姑娘,或者帅哥小伙,他们在选择对象的时候,就会有价值观的,被社会带着走。

 

赵曼丽:我觉得特别极端的一个现象,就是我们如果从人民公园过的话,它不是有一个相亲的市场嘛,大家就像称斤论两一样,挂一个牌子,就是说年龄收入身高,是否有车有房等等,然后很多时候年轻男女,要么是他们自己去,要么是他们的父母代替他们去,真的感觉就像在菜市场买菜一样,讨价还价双方协商,这完全就没有感情基础,我觉得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了。

 

鲁克:其实有的时候我们认为,其实交换的还有一个地方,就是交换价值。我们买书可能付钱换物质,其实它根本是交换价值,有些价值是没法用钱来衡量的。比如说和自己的爱人在一起,那种互相的欣赏和愉悦,那种交换那是市场上没法衡量的。所以安·兰德强调的是哲学意义的价值观。

 

但是你要是选择对象,选择爱人的时候,你如果把自己的价值标准定义成外在的,而不是价值观的,这就很麻烦。因为人不是物品,就是你可能拥有他了以后,你很有面子,很漂亮,家里钱很多,但是你要跟他生活在一起,不可避免要跟他交流,你要交换别的价值,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很困难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工作是一样的,乔布斯也说过这样的话,选择工作选择爱人是一样的,包括安·兰德也说过一样的话,就是在她书里面也是这样。书里克就说,因为他跟人家价值观不一样,人家说传统的建筑好,他说现代的建筑好,他还没毕业,学了三年就被学校踢出来了。

 

但后来他自己说,系主任说你要走了,他说我也觉得该走了,我觉得你这里没有我需要的,也是实现自我。按理来讲我们觉得都坚持到最后了,搞个文凭,文凭干吗?文凭就是来告诉别人,这里有个证据,是给别人看的。就是在乎别人的眼光判断,他没有,他是吃苦了嘛,这样坚持。

 

安·兰德她自己也吃苦,她坚持自己的那些观念,直到《源泉》这本书写完,然后找出版商也不发表,十几个出版商都拒绝,而且出版之后,即使出版了,还只是慢慢地口碑相传,两年以后才开始推广。就是开始卖得不好,也不是每个人开始就喜欢这本书。克的建筑也是刚才说到的,其实是不受人欢迎。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有的人,你刚才说到婚姻,婚姻这一块也是一样,就很多人会觉得年龄大了,找不到的,其实你有没有去找这关键,你有没有清晰的你理念中的这样一个人,你有没有去为自己的这个去努力过。你不能说,如果你把这个爱人看得很重要,我觉得甚至你可以放下一切。

 

你在一个环境下,你认为什么重要?当你把你的全身精力放在工作上,你把爱情放在一边,那你就工作,你不要把这个都兼顾,因为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就是不爱我,就是不自私的行为。你叫你的爸爸妈妈帮你寻找,这是错的,因为每个人眼光不一样,不可能复制同一个人到另外一个人身上,不是说他看好我就认为好,那是把自己的主权交出去,那不是个人主义,有点偏了。

 

赵曼丽:好像是有点跑偏了,但我们可以接着回来说。就顺着刚才讲到《源泉》这本书,其实它里面除了提到忠于自我,还提到了企业家其他的一些特质的精神,比如说他要有这种创新精神等等的,可不可以也提一下?

 

鲁克:我们可能都知道叫Uber,中文翻过来是优步,它的创始人,曾经把《源泉》的头像放在他的推头像上,他把自己的头粘在那个上面,他就是受她的影响。很多的创业者都受她的影响。他的创业的作用是什么?

 

因为创业有几个很重要的东西,很多人说创业要创新对不对?创新肯定要聪明对吧?其实聪明不重要,彼得·杜拉克也讲聪明不重要,重要的是独立的思想,独立的思考,不要去跟风,你要养成自己去思考的习惯。克在这本书里,他没有去跟那个潮流,那个潮流很好赚钱,短期上是好的,你只要盖了,你可能可以生存,但是他没有独立的价值判断了。

 

就是你明明是不好的,你非要去做,是为了取它另外一个价值。活着,其实活着不需要那些妥协自己,没有必要,他坚持原则,我不去做,因为一旦做出来,就是写了我的名字,就给我定义了,那是对我的人格的一个侮辱。

 

就像安·兰德的那本小说《我们活着的人》,人家说你这个写得太不好了,反苏的,我叫一个人跟你合写改改,就跟安·兰德讲。安·兰德讲不行,如果有一个人,比我这本书写得还要好改了以后,那为什么他自己不写?即使莎士比亚在世我也不想写。这不是狂妄,她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对自己的一种肯定,你可以不接受,但是你不能说,让别人来代替你去,代替你去工作,代替你去选择,代替你去过你的人生。

 

安·兰德有句话,“我可以为你去死,但我不可能代替你去活,你也不可能代替我来活”,你在这个生命个体,在这个世界上你始终是自己,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和存在的事实真理。

 

一个完全利的他是不可存在的,他可以真正地从利他主义贯彻到底,他可以把所有的钱捐光,因为他有他的价值和使命,甚至把他的器官也捐光,就是贯彻到底,那你这个使命逻辑上是不一致的,真正的是以自己为核心地生活下去。

 

那如何理性地生活下去?我们通常的观念,在教育里面都讲这些东西,好像这些东西是美的。那美是对谁美,那是对别人美,大家都希望别人来奉献,都有奉献对象,就像雷锋扶一个人过去,那总得有一个人,每个人都想扶一个人过去,那没有这个人。

 

这里面其实是有一个悖论在里面,就是说这样其实是持续的,是很疯狂的,没有理智和逻辑的。刚才说到创新,可能刚才提开了,还有一个就是我们讲到的完整性,这个我们在下一个环节里会再提到。其实创新是强调我们要一致,就是你嘴里说的,心里想的和手中的行动是完整的。

 

克也说一个建筑,它的材料,它的地点,选择地点,它的功用决定它的形状,决定这个生命体一样,生命力一样,它是完整的。可是我们在创业的时候,通常不是这样。为什么这样?

 

比如做服装,我看到市面上流行这种爆款,我马上去copy它,其实它那个流行可能是巴宝莉的,可能是古驰,但是你知道,它除了形状以外,还有材质的问题对不对?还有细节的很多,但是你copy只能copy它表面的,就是外表的东西,形状的东西,但你的完整性没有,质量不行材料不行,耐用性不高,很粗质,这样可能会有一些人,有一些市场去买。

 

但是你以这样的核心价值去做的话,你会发现别人也能这样做,那你也很危险,因为你窃取别人的财富,知识财富理念,那别人也可以窃取你,谁都可以做到,你其实是没有竞争力的。

 

我们说的核心竞争力是比较出来的,那你跟他的比较是你不完整的,所以从创新的角度讲,是需要独立的思考,不去跟着别人去做。当你学会不是在于聪明不聪明,而是在于你独立地去遵从自己,也许你做出这个实验,你坚持的东西不受欢迎,就像安·兰德的小说不受欢迎,你不要认为是你的失败。

 

你是成功的,你做出了你想要的东西了,只是社会还没有接受。会接受的,你要去坚信它,去完善它。克也是一样,他坚信现代的建筑最后会有人接受他。但是我们很多人不是这样想,他是很有风险没有担当,觉得我这样做,那我怎么生存,我只有为了短期的利益就可以赚到钱,那赚到钱我什么都可以做了。

 

实际上不是的,你赚到了钱,你牺牲了自我,牺牲了你的理念和你的道德和所谓的完整性,乔布斯就不是。他的很多产品市场开始也不被接受,包括他在管理的阶层里面很多人也不接受他,其实这几个人都很像。洛克,安·兰德和乔布斯很像,他们在很小的时候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赵曼丽:这样说起来的话,其实美国有很多非常著名的企业家,都是到后来觉得学习对于他们来说不是当下必须要做的事情,他们就辍学了,然后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乔布斯,比如戴尔,还有Facebook的创始人,比尔盖茨也是。

 

现在看来好像这种特别巨头的人,都是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很有自己的主意,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然后他就觉得上学有可能反而是变成了一种浪费时间,他就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鲁克:其实传统教育,杜威式的教育,都是让我们服从过去的权威。就是他们教给我们的都是对的,我们都会形成这样的观念。读书的时候,这么难的东西他都研究出来,我这一辈子可能跟不上了,都会产生一种畏惧权威,畏惧群体意见的这样的一个观念。

 

所以洛克在这本书里面,有一个跟系主任的对话,也是这本书里面开端,最精彩的一个部分。系主任问他你有什么想法,洛克说我觉得传统建筑不好。主任说哪里不好?他就来举例了,他说三陇板,还有那个柱子上那个水槽,你看它是石雕,是用大理石什么的,后来变石膏,现在又变成了水泥,在最早是用木材的,那木材因为什么用木材?是因为那个时候没有这些东西,没有更结实的,他只能这样造成这种个人的感觉,并不是他们想造成这个样子。就是它的材料,现在随着进步我们去仿这个,用了其他的材料去做过去的那个形状,就有一点就是太没有主见了,就没有必要。

 

他说每一个东西,它有它的功能和使命,你像机场,他就举例,书上写的,机场和神庙是两个概念对吧,但你不能把这个机场盖成神庙那样,它有它的功用嘛,所以第一个要材料,选址还有功用,决定了它的形状。

 

包括人也是一样,我们为什么手是这样,眼睛是这样,它这样的一个完整嘛。但很多的时候,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从来不考虑这些。我只是觉得人家这样的样板是成功的,别人成功了那我去复制他,这是很糟糕的。因为别人的价值观,别人的内心的那些他的交集,他的网络都不一样,你怎么复制呢?其实你能够复制的,

 

其实你真正地要厘清自己的价值观,找到你的需求,去利用周围最新的材料,周围最新的东西合作,去实现你的理想,而不是去偷懒,不去想。

 

赵曼丽:所以我觉得这个是属于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就是说他自己独立地思考,然后他有所创新,他知道如何利用周边,比如说最先进,或者说是最合适我的创意的资源,然后把它们都整合起来,并且还是应该说是符合大众需求的一些东西。

 

鲁克:对,这里面有一个小小的不同,什么不同呢?就是你刚才说到,首先我们可以肯定,像优步的创始人,他不是首先想到要给大家创造一个交易的出租车平台,不是的,他首先想到的是我,然后想到我怎么去实现它,他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很好地满足。但结果是大家都受到好处了是不是?

 

但是不能倒过来,就很多人会去这样,包括奥派的经济学家,他说市场就会形成这样的,他说企业家的作用就是发现价值,价格差。但是有一个比如米塞斯和柯兹纳,他们都认为企业家的作用是在这里。其实人人都可以成为企业家,每个人都可以发现价值差,那就没有什么重点。

 

所以米塞斯说,在这个过程中是可以消灭掉的。那么熊彼特就提出另外一个观念,就是说企业家是打破常规的,他是要利用新的技术,用新的观念去违背过去的,就是反传统的,他不是为了反传统而反传统,而是为了自我目的地反传统,这是安·兰德提到的。这就更提到新的一步,就是说我们不能说,我们创造什么东西为了别人,你首先是为了自己。

 

所以乔布斯说我在做所有产品的时候,他有一个开发部,那是一百个人,他不多,多一个都不要,当然可能后来松了,但是他强调的就是这一百个人里面,与有利益相关的这一百个创造的设计的人去寻求,一个一个个体去寻求答案,他不会去跑到市场上去调研。其实没有必要,为什么呢?

 

市场上有一个用户习惯,市场的意见是分散的,你不能说多数意见就是对的,即使它可能是成为你的多数意见之一,它可能改变,就像政治一样,可能今天认为恐怖分子来得很多,那我觉得应该加强安检,可能前两天太平了,他的意见是跟着自己在改变的。他说你要是跟着这个市场走就会出现问题,一旦错了那就失败了,因为市场它在改变,你不在改变,你在跟着他做,所以乔布斯的意思是说我只看这一百个人,当然他更看重是自己,倒不是这一百个人。

 

他举一个这样的例子,他这样说过,没有别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在做什么,这是肯定的。你要做个什么,我给你定制一个,定制只有自己定制才是最好的,别人帮你定制,那就绝对是很昂贵很昂贵的,是付不出的。

 

就是说一个市场只能宽泛地定制,不可能全面定制,全面定制是不可能实现的,不可能大批量生产,还有一个就是说他重视个体,他把设计师的名字写到机箱的背后,每个设计师的名字写到背后,这是一个强调个体的,不是苹果公司的员工句号。

 

他们老百姓普通人没有那样的知识,没有那样的眼光,没有那么高的需求去创造一个东西,他想到的是如何方便自己,所以在他的见解下,可能那个就是最好的,跑得更快的马,或者是滑轮滚得更快的交通工具。

 

如果福特这样去研究怎么去找马,或者怎么样去设计轮子,那可能就不是创新了,别人也能这样做,他就去开发装配线,用汽车这个新型的概念去交替原来的交通工具,这就是一个突破。我们说特斯拉很突破,就是因为它用电了对吧?每一次创新它不一定会成功,但是我们要肯定他的冒险精神和担当精神,他的设计的精神,破传统的。

 

很多人说你毕业了,不要叫他去创业,那是误人子弟,错,他们更看重的是什么?看重的是结果的成败,而不是看重他在这个创业过程中成长。因为成长跟他没关系,他能够判断我说这句话可能90%是对的,或者50%是对的,有可能。创新可能90%是错的,并不是说他错,我还是强调这一点,只是说暂时没有成功,或者没有被接受而已。

 

如果你上来就被接受,那你是没有引领作用的。其实任何一个主张,开始都是一个人。比如你说发明火,它肯定是有一个人,有个理念先被提出来。你说马克思的理念,它也肯定先由马克思说出来,然后再有跟随者对不对?你不可能就自然而然会形成这种理念。所以企业家精神就是你要做引领者,你不要做二手货。

 

赵曼丽:二手货,对,这好像是安·兰德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要么就是你是引领者,要么你是二手货。

 

鲁克:对,你在你的生命里面至少是引领者。其实我们可能会有一些限制,所以我有些想法可能实现不了,我去努力实现,看价值程度,但是可能有实际性。也会像爱迪生等10年才能把他的有些工具付诸实现,这个不要紧,但是问题是你有没有这样的一个自我的理念去追求的这个心。

 

往往很多人都说,后面失去了焦点,为了人家而活着,我开始是为了妈妈,为了妈妈去读书。然后我工作了,我是为了老板打工,赚来钱是为了养活家里。到后面呢,为了孩子,后来孩子完了,你发现你的人生日子也不多了。你会觉得你很骄傲很感动,你觉得我为了他们过了一辈子,实际上其实很残忍的就是,他们可能没那么感动。

 

赵曼丽:我其实曾经还看到过一种说法,就是说父母,如果一个母亲对孩子说,我这一生都是为了你,这对孩子而言,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他不见得是一个感恩,他会觉得是一个很大的包袱。他就有一个被控制感,就因为我是为了你而活了,我活成什么样子会影响到你,就把你变成了什么样的,所以这个孩子其实会觉得,这个太可怕了一点。

 

鲁克:是,还有一个就是集体主义,他们到底追求什么呢?不是追求自我,他其实追求的一种控制权。就是很多人会说,企业里面也会,社会上也会,一个价值拿出来,然后期望通过这个价值理念去控制别人。

 

比如你要为了这个公司怎么样怎么样,其实你本来就应该淘汰掉他,他把你选进来,他不是吸引你进来。首先这个人想,你看这个工作很好,他这样吸引的,收入很高,他并不是说你有没有兴趣在这里发展,然后对他说你要为这个公司奉献,他就强加给你很多洗脑的东西,实际上他并不是这样。

 

很多人包括公务员,很多事业单位的人,或者是打工者,我觉得他们应该回去找自己想要什么。因为当他发现,他的工作不适合自己的时候,其实你要不就彻底投入当中,要不就离开,因为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的不负责,但这不是共赢。他是在想我为你做事,然后你能给我什么,他不是为了自己做,他会有很强的对立感,他不是融入在这中间。

 

赵曼丽:这就很缺少主人翁精神,然后可能这种原发的主动性、创新性等等都会打折扣,就是说如果他不是发自内心地想要做一件事情。

 

鲁克:对,发自内心。乔布斯说生活占自己的一个很大部分。这里有一个小故事,这个小故事讲完,我想你会理解。就是什么呢?开始是这样的,跟《阿特拉斯耸耸肩》这本书有关,里面讲到追求,讲到送礼物。里尔登是一个企业家,他花巨资生产出了一个手镯,不是生产手镯,是研究出了一个合金,非常好,花重金,他做了一个手镯送给他的太太。

 

正常的人都会觉得,你怎么送我这样的礼物,金属的。但是那是他的智慧,他的所有精力投入在上面的东西,那是无价的东西,对他来讲,那不是你需要的,又不是我需要的对不对?但实际上,就是她能够接受理解,这才是一种默契,才是真正的相爱欣赏,但当她认为这是一块铁的话,它就没有价值,但是我们现实生活中通常不是这样的。

 

乔布斯也做过类似的事情,他爱上一个乡村歌手,觉得很帅很漂亮很有风味,他就打电话给她。他就跟她聊,他说我是苹果公司的,这样吧,我家里有电脑。但这个女的呢,就不喜欢,但是他送了她一台苹果电脑,那是很好很好的电脑,他花好多时间把她教会,两个人还不是很好,反正当时很享受,乔布斯很享受。

 

过了几天乔布斯又打电话,他说我看到一个服装店,衣服很漂亮,我们去不去?那女的一听,这么有钱的一个人,要带我去逛时装店,那肯定要给我买衣服,买裙子什么的礼服。然后她就去了,去了以后乔布斯在拼命挑衣服,挑完了以后全是自己的,然后就问了一下你要什么?她没带钱,她说没有,没带钱嘛就是没有,她没有买,没有做决定买,那就走吧。

 

那女的就很诧异,她觉得很不爽,你不可能缺这点钱买一件衣服是不是?衣服对他来讲,价值跟苹果电脑来讲,是完全两样的嘛,你创造一个苹果电脑要多少钱,那个衣服才多少钱,你花那么点时间教我电脑,陪我逛街,那要花多少钱是不是?那是无价的,但是你却舍不得买一件礼服吗?

 

她是认为他小气,其实他不是小气,就是他有点像里尔登。他是说你当时没有决定买衣服,那你一定觉得,那衣服没有你的钱重要,其实看不上,那我帮你买不是很傻嘛!如果这女的说,他问她有没有喜欢的,那肯定你想买,这个时候他可能会出钱,或者是出钱,那你有这个决定才行,但是你没有告诉人家,她以为他会帮她挑好给她。

 

其实他认为人和人的关系,不是牺牲我的去符合你的,我们很多时候在追求女生,男生追求女生,女生追求男生,都是我牺牲我牺牲我付出我付出我付出,直到有一天我们生活在一起了,我就不这样做了。其实你本质不是这样的,你是为了你自己对不对?你不是为了牺牲你自己,你是为了你自己娶了她,你不能说我跟你结婚,我跟你在一起是牺牲,我最大的牺牲,那是一种耻辱,是不是?

 

所以一定是欣赏对方,我怎么样才会对对方最好,是把你最有价值的东西给对方,如果对方认可,那才是价值观认同,如果对方不认可,那可能在生活的后面,这个时候不认可很多,你会很难受。因为你看重的不是他看重的,其实你们两个根本就不应该在一起。

 

价值观不同,你认为人群多,我很喜欢社交,跟人家打交道。你喜欢一个人,当时你跟我在一起之前,你觉得我很漂亮,我家里很有钱或者怎么样,你跟我在一起了,但是我们俩生活在一起,你是喜欢这个他是喜欢这个,那两个人本来就不应该在一起,甚至是选择的错误。

 

所以安·兰德在这里,就是在厘清我们的价值观。其实你尽量去找一个互相欣赏,互相能够珍爱自己的人,才能够在一起,而不是一味地牺牲自己,那会产生很多负能量或者说抱怨,而且你不幸福,对方也不幸福。

 

赵曼丽:所以还是要坚持自我的这个价值观和选择。

 

鲁克:对,至少我要告诉你,我看重什么。

 

 

读书人简介: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

读书人简介: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