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精神》(下集)

http://dushuren123.com/lecture8789443.mp4

高全喜
查看全部 内容介绍:
收起 内容介绍:

 

 

 

《浮士德》是由多重悲剧构成的,有世俗爱情的悲剧,有美的悲剧,有知识的悲剧,还有一种最终理想乌托邦的悲剧。但是无论怎样,浮士德体现的精神是人神结合的一种精神,是属于创造性的精神。人身中就包含着上帝的神性力量和魔鬼的毁灭力量,所以《浮士德》既是人神之间的一个人间的故事,也是浮士德自己本身就拥有的神性和魔性的一种张力关系的自己的一个展示的过程。看上去这两个赌外在于人,实际上是人自身自己和自己打赌。

 

 

浮士德精神到底是什么呢?实际上浮士德精神有两个赌,我这里特别分析了这里头两个赌的意义。表面上来说,这里一个赌是什么赌呢?是浮士德和魔鬼梅菲斯特打赌,梅菲斯特说你想要什么,我能够让你达到你的满意,那么你就输了。浮士德说,我这个人有无限的欲望,有无限的渴求,你给我提供任何东西,我都不可能得到满意的。魔鬼说我肯定能够搞出一种东西来让你能够满意,假如你要满意了,你就败了。

 

这个赌是赌在这个地方。浮士德说你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让我满意的,你再提供天花乱坠无限的美好的东西,我都不能满意,我是一个有无限欲望的人。魔鬼说,好,我能够找到你满意的东西,浮士德说好,满意的东西我的灵魂就交给你。假如你要让我满意了,我的灵魂就交给你,假如我要不满意,你魔鬼就输给我了,你灵魂给我,大致这个意思。这是一个赌。

 

这个故事主要是这个赌,所以小世界、大世界。比如谈恋爱,他追求一个农家少女,魔鬼就说他慢慢地追求,一旦爱情完了,世俗婚姻就这个意思,或者有一些界限,诸如此类的。有障碍的,他就厌倦了。厌倦了我再给你提供一个新的刺激,因为新的刺激他刚开始追求,最后他又厌倦了。魔鬼再给你一个新的刺激,逐渐地让他从小世界走向大世界。你对人类基本的小世界不满意了,我给你一个大世界,看你满意不满意,对不对。基本上这个赌局是这样的一个赌。这是第一层赌。

 

但是这个赌的背景,还有另外一个赌,我特别强调,就是刚开始的时候是魔鬼与上帝有一个赌,它是以人为赌注。刚开始是说你满意不满意,浮士德和魔鬼这是一个赌,这个直接的故事情节是按照这个赌来展开的。实际上它给大的背景,是在刚开始的第一幕序曲里,就说是一个天庭发生的事情,等于是魔鬼作为堕落的天使,他和上帝有一个赌,赌的是人。

 

这个赌就认为,他和上帝赌的意思就是人这个东西不是个好东西,可能就是这个意思。上帝认为这个人虽然有罪性,有恶的方面,但是实际上还是值得对他予以关注的,实际上这就到神权问题了。

 

魔鬼认为这个人就是一个罪恶的东西,不信我给你试试看,贪欲无度就是这个意思,最后就是罪恶。上帝说人最终不是你说的,他还是值得怜爱的。那好,咱就以人来试试。这样的话魔鬼才从天庭下来,开始找到浮士德。浮士德作为当时的一个七老八十饱学之士,可以说是七老八十,魔鬼说好,让你焕发青春,喝了一个什么药,一下子变成了十七八岁的少年维特,你有什么愿望我都满足你,这个赌。

 

实际上这里边两个赌就展开了过程,我重点分析的这个意思,最后这个赌到底谁赢谁输了?这里边就很有意思。这里我都有点忘了,但是我印象中是这样。歌德最后他的立论就在于他既不赞同魔鬼的这一面,他也不站在原先上帝这一面。他认为通过这样的魔鬼和人的赌,最后的形式上是人输了,因为形式上最终等于是魔鬼提供的一个状况,一种景观。浮士德认为到最后真美啊你停一停,我已经满足了,他一下就死了,就是什么呢?等于你满足了,魔鬼胜了,等于是灵魂就交给魔鬼了,这个故事大体上完了。

 

但是结局是什么?魔鬼胜了之后,是不是意味着上帝和魔鬼的打赌,魔鬼也胜了?不是的。上帝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恰恰是通过魔鬼和人的这个赌,把人真正的本质焕发出来了,人真正的本质是他无限的创造力,而且无限的创造力恰恰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所在。所以等于是最后灵魂在交给魔鬼这样的一个途中,上帝就在这个过程中出手了。

 

上帝认为这个赌局形式上是魔鬼胜了,但是实质上是人胜了。因为魔鬼当时假定的那个人,由于人的无限性的创造之后,这时候是有了无限性的能力的人,已经不是原先打赌的那个人了,他已经是一个新人了,他已经是一个新人的话,这种新人恰恰是值得上帝应该垂爱的人。

 

也就是说这里是个非常复杂的变幻逻辑,等于是原先的按照传统意义的人,就是七八十岁这样一个没有欲望的人,实际上从上帝的眼光看来,他不是真正的人,他不值得垂爱。然后受到魔鬼的诱惑之后,把人的创造力创造出来,释放出来的这个人,才是真正的人。

 

而这个创造出来的这个诱发力恰恰是魔鬼的诱惑,那么等于是魔鬼赋予了人一个魔性,你赋予了魔性这个东西,但是在上帝看来,他是一个新的人,这个人是值得垂爱的。在这个形式上赌局中是魔鬼胜了,但是在实质的赌局中,上帝胜了。上帝等于是我垂爱了这样一个人,我对这样一个新的人是认同的。

 

这里就颠覆了一个传统的基督教的观念,传统的基督教观念等于是太初有道,后来改成太初有为,什么意思呢?真正的道不是在于形式上的道,是在于tat,德语叫tat,就是说人的生命不在于静止的肉身,人真正的生命是人的作为,人的创造性的作为。这个恰恰是人的生命所在。这个生命所在,是上帝认可的。这样的话就等于颠覆了原先基督教对人的基本观念。

 

因为基督教不主张人自己有多大的作为,人的作为都是神的恩典。就是说人是没有独立于神的自主性。等于歌德的浮士德精神就是人具有着自己独立自主的创造性,但是问题是他又调和了基督教。这个独立的创造性,恰恰是上帝又认可它了。但是按照传统的基督教是不会认可这样一个人的,你这个人居然等于是独立于神的这样一个恩典,或者神的意志之外,你自己受魔鬼的诱惑,诱惑你去翻天覆地。小世界、大世界搞了一阵子,你就创造一个人的世界,那上帝是不会认同你的,不会拯救你的。

 

但是歌德认为的上帝,恰恰应该拯救,或者认同拯救这样一个有创造力的人。这就等于是歌德建立了一个新的神学观,而这个神学观恰恰是符合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观念,就是人要创造。这不是人在中世纪,我在那里只是祷告就完了。人要创造,就是在于你创造中本身就有神性。你把它说成是魔性也罢,你把它说成是神性也罢,反正这个东西是社会需要的,人类精神需要的,也是符合神的意志的。

 

所以这恰恰是说明浮士德的精神,之所以精神就在于他是有点反基督教的。因为什么呢?浮士德精神完全是人本主义,某种意义上来说,你不是神本主义,但是他这里头又是得到了神的最后的拯救,因为他灵魂输给魔鬼了。但是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他描写的时候,输给魔鬼的时候,魔鬼带给他的这个时候,神再从中把他从魔鬼手中夺回来了。

 

歌德认为创造性的人,这个人,神是认同的,不是属于魔的,是属于人的。按照传统观念这是属于魔鬼。但是歌德认为,你这种创造性是属于神的,这就等于赋予了一个现代的新神学。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新神学在当时那个时代它是符合那个时代精神的,但是这里头也没有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就是人神之间最后是说不清的。现在这个人要是完全没有神,瞎搞,现在谁来管制他?科技发明也一样,搞基因,搞这搞那,最后人要毁灭世界。

 

但是浮士德那个时代没有这些问题,就是人要有力量,要从事无限性的创造,它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创世的时期,创造一个新的人间世界的新时期。要开天辟地,要创造出一个不同于古希腊罗马时期,也不同于中世纪的时期,创造一个资本主义的新社会。传统话来说是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那种人道主义精神的一个精神的写照。但是在《浮士德》歌德的思想中,他又不是完全赤裸裸的人道主义。法国是赤裸裸的人道主义,他还有一个神拯救的这么一个背景,最后他是神认同的。

 

为什么是一个悲剧呢?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它也是悲剧,在于什么呢?因为毕竟《浮士德》第一轮导致了玛甘泪的死亡,所谓的爱情悲剧,这是上卷。下卷他和海伦想象中的希腊,和海伦的结合,等于是德意志精神和欧罗巴的希腊精神结合,导致了所谓的美的悲剧,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悲剧,魔鬼给他提供的让他满足的那个景观,实际上是在浮士德眼瞎了之后看到的那个东西,想象的东西。他以为是人类的非常美好的景观,实际上真正是奴隶在开疆辟土过程当中,等于是在为他挖坟墓。他以为人类在填海造田,是在开疆辟土,因为他眼瞎了看不到了,真实的情况是在给他挖坟墓,他已经老了快死了,给他挖坟墓呢!

 

他想象人在开疆辟土,人在创造一个更加美丽的新世界,他满意了。实际上真实的情况是在给他挖坟墓。所以这也是一个悲剧。所以它还是一个悲剧,但是这个悲剧是一个更抽象意义上的悲剧,就是人被自己创造的想象,这可以说是人类最终理想的一个悲剧。

 

所以大家说《浮士德》悲剧中有几层悲剧,有世俗爱情的悲剧,有美的悲剧,有知识的悲剧,还有一种最终理想乌托邦的悲剧,它是由多重悲剧构成的。但是无论怎么说,这个浮士德是非常复杂的,但是它体现的精神确实是体现了人神结合的那么一种精神,是属于创造性的精神。首先人要有所作为,他认为道在行动之中。所以说太初有道改成了太初有为,这个为就是人首先要行动,不是在那里不动。

 

所以这个就是表示人类精神的一个美好的版本,或者说人类早年时期创造性的版本。但是人类的问题很多,随着不同的时代会产生新的问题。像斯宾格勒,西方的毁灭、危机。当代我们面临的一些后现代的景观,确实人类还是面临着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从浮士德悲剧到卡夫卡所呈现的人类的一些悲剧,实际上是时代的境况不一样,背景不一样,思想家们对它的解读,对它的分析也是不一样的。但总的来说,至少在19世纪的德国那个时期,它是处在一个上升时期,处在一个人类文明的上升时期。这个时期即便是悲剧,这个悲剧它不是一个绝望的悲剧。

 

到了现代的荒诞派,荒诞戏剧,乃至后来的一系列的艺术中,我们后现代的那种悲剧,最典型的可以对比他的《浮士德》和艾略特的《荒原》。《荒原》的那种悲剧和《浮士德》的悲剧完全是两回事情。所以大家要对照着《浮士德》19世纪的伟大作品和20世纪的伟大作品,就是艾略特的《荒原》,这对人类的悲剧境况的认识就完全不一样了。但是这个让人感觉还是热血沸腾,但其中终极问题他还是在于人神之间。因为魔鬼实际上只不过是上帝的另外一个化身,人就处在人魔之间,所以我说这个副标题《在上帝和魔鬼之间》就是人到底应该有所作为。

 

同时换一个角度来说,人身中就包含着上帝的神性力量和魔鬼的毁灭力量,在人自身之中也是包含在一起的。所以说《浮士德》既是人神之间的一个人间的故事,也是浮士德自己本身就拥有着神性和魔性的一种张力关系的自己的一个展示的过程。看上去这两个赌是外在于人,浮士德不知道。实际上真正是人自身自己和自己打赌。看上去浮士德不知道在赌,他是被动的,实际上是人自己在自己的神魔之间在赌。人自己一方面和上帝在赌,一方面和魔鬼在赌。实际上我觉得这里头有非常复杂的多重的含义。

 

总的来说,这是非常值得认真读的一本伟大的思想的著作,它同时又是伟大的文学作品。说起来是我在30年前的一段学习体会经历。当然跟我现在做宪法学已经差之甚远了,但是我觉得宪法学关注的是人世间的有限的政治共同体如何得到一个和平相对自由的生存状况的一套制度,但它不具有形而上的意义。但是即便是有这样的制度了,实际上也同样面临着人性更加永恒的问题,那个永恒的问题,实际上《浮士德》是给我们提供出了一个参照。所以,我觉得一个人的读书学习,有时候也不能够只是在一个范围。

读书人简介: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

读书人简介: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