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精神》(上集)

http://dushuren123.com/lecture841382551.mp4

高全喜
查看全部 内容介绍:
收起 内容介绍:

 

 

 

歌德的《浮士德》通过诗歌、史诗,展现一个个体心灵的历史和人类精神的展示过程。上卷围绕着生活展开一个叫做小我的精神世界,下卷化身为一个大我,广阔的说就是人类所面临的精神的安顿问题。上卷和下卷,大我和小我的统一,构成了《浮士德》整个诗歌所处理的人类需求自己精神的安身立命问题,它体现的是人类普遍精神。以人为中心的世界和以神为中心的世界的矛盾纠缠,使作为浮士德精神的背景出现了。

 

 

这次我来谈谈我的一本小册子叫《浮士德精神:在上帝与魔鬼之间》。今天谈这个小册子,我还是颇有感慨,因为我写这本书或者说我在酝酿这本书的时候,今年是2016年,也就是说我大致是在30多年前,也就是说35年前,对这个当时形成了一些看法。就是说我在大学的时候,当时我和一般的大学生不同,虽然那时候我也是20岁以下,因为刚刚改革开放,我是1979年上的大学,那时候也就是16岁、17岁左右。

 

上大学之后,我们知道很多人都喜欢读所谓西方的名著,那时候的名著和现在不一样,现在说的经典著作主要是理论书籍,那时候西方的名著就是小说,就是文学作品。那时候当然西方名著很多,我个人和别人不太同,我不太喜欢读一般世俗性的男欢女爱的作品,那个读不读没多大意思。

 

我觉得过瘾的,就是所谓大场面,宏大叙事的著作,比如《战争与和平》《浮士德》.大家知道十六七岁读《战争与和平》类似这样的书,读《浮士德》这样的书的时候是很难把握的,不知道它说了啥,那么长,又没有多少历史背景。像《浮士德》,尤其是《浮士德》的下卷,都非常抽象,上卷还有一些故事情节,下卷基本上就没有故事情节,但是那时候比较喜欢。当然那时候还年轻,读读也就是读读,内容还是缺乏认真的了解,就是读不懂,某种意义上读不懂。

 

但是随着自己的生长发展,我真正开始对《浮士德》进行研究性阅读的时候,是在1984年、1985年这个时间段。这个时间段正好,也就是我开始真正地在硕士期间研究西方哲学史。那时候也就研究德国古典哲学。在博士期间就重点研究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研究《精神现象学》。《精神现象学》当时谈的就是人类精神发展的历程史,主要的一个主题就是人类的精神世界是如何从一个小的自我,发展到一个所谓黑格尔所说的人类的精神这样的一个历史演变过程。

 

在这个时候,我当时在研究《精神现象学》这样一个非常抽象的理论著作。《精神现象学》到现在也是被哲学界视为西方哲学史中最深奥难读的一部著作。也就是黑格尔作品中最难读的一部著作,到现在也认为是西方哲学史中最难读的几部著作之一,那是一部非常难读的著作。在这个著作阅读的过程中,当时我也就二十二,二十三、四岁前后,我觉得与它相对应的,《浮士德》是它的一个对勘的文本。

 

黑格尔是从哲学的角度来探讨人类历史中自我意识的一个发展过程,这个自我意识发展过程包含着几个层次。

 

一个是人自己的心灵从感知到一个自我意识的,拥有自由意志的这样一个思想的内在精神的演变过程。

 

同时黑格尔又处理这个演变过程,在历史中如何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了中世纪的基督教时期,所谓的苦恼意识。后来到了近代资本主义所形成的那么一个现代自我欲望的时期,最后达到它所谓的德意志精神的那么一个人类无限精神的这样一个历史过程。这是第二个层次。

 

第三个层次,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又谈到了人类历史过程,又是如何从一个法权的世界,到一个道德的世界,如何又到了一个宗教的世界,最后又如何到了一个哲学的世界,是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人类历史,自我意识的历史过程,这个自我意识包含哪些内容。

 

首先是一个法权世界,就是人在一个社会生活中,要共同遵守一些法律。但是光是法律是不够的,这个世界如何要变成一个有道德的世界。道德的世界是不够的,如何要变成一个审美的世界。

 

就是大家觉得生活中到处有一个审美,一个美的世界。美的世界也是不够,要创造一个宗教的世界。宗教的世界他觉得也不完备,因为黑格尔最终是一个理性主义者,他认为宗教毕竟是上帝呀这些,还是一个人格化的东西,最后要达到绝对的知识,绝对的抽象的概念,绝对的哲学的沉思。他认为最高的境界是哲学的沉思。美学只是哲学沉思的一个形象化的表现,宗教只是哲学层次的一个人格化的信仰对象的状态。到了哲学概念,那才是人把自己作为主体,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精神现象学》处理了这一系列的问题,又贯穿到了历史,将整个的西方历史走一遍,又把人类精神层面的,从法律、道德到宗教,到哲学又走了一遍。哲学里头又从古希腊哲学,一直到德国古典哲学又走了一遍。它每一个层次,比如美学它也是从古希腊当时的悲剧,后来到了近代的散文、诗歌。还有从形象化的雕塑,一直到了后来所谓的象征艺术,一个形态又从历史走一遍。

 

所以《精神现象学》是这样的一个逻辑,一个层次。我给学生们讲解的时候,给他们说,就像我们戴眼镜,我戴300度的眼镜看世界,由近到远,这是一个世界层次。《精神现象学》走的这一段,最后我戴500度的眼镜,这段又要走一遍,500度的眼镜和300度的眼镜看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他就从100度的眼镜、200的眼镜、300度的眼镜,实际上这个世界它是轮番在走。但是由于眼镜不一样,这个世界就是不一样的,等于是一层一层朝纵深来发展的一个展示过程。所以它比较难就在于非常深奥,到现在也是哲学家们以研究《精神现象学》吃这碗饭。

 

我们可以说从《精神现象学》发育出了黑格尔的左派,马克思也是非常重视《精神现象学》。后来的存在主义像萨特他们也是注重《精神现象学》,到后来还有现代的科耶夫也是注重《精神现象学》,马尔库塞他们也是注重《精神现象学》。所以《精神现象学》到现在一直有人研究。这个就不说了。30年前我读博士论文期间也是研究这个问题。我觉得研究这个问只是一个哲学的研究,但是我觉得和它相匹配的,就是在展示德国哲学思想同样的深度和丰富度里头,还有和它相匹配的一部文学作品,就是《浮士德》。

 

《浮士德》展示的是一个个人心灵的历史,哲学是通过概念来展示自我意识的历史过程、生长过程,而《浮士德》是通过诗歌、史诗,它展现一个人类精神展示的过程。展示的过程这里我们看到《浮士德》又分上卷和下卷两卷。歌德基本上用一辈子来写,他的晚年主要从事创作的最伟大的作品,也是他贯穿晚年几十年的作品,直到他临去世前才算正式写成,用了大致三五十年创作了《浮士德》。他的上卷部分创作的比较早,他的下卷部分一直磨,磨了多少年才磨出来。

 

上卷和下卷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上卷展示的是一个小我的世界,也就是说一个个体人所经历的一个世俗的世界。这里头我们可以看到《浮士德》中,这个人浮士德,他原来是中世纪的一个书呆子和一个老学究,和魔鬼打赌之后,他就焕然,变成一个年轻人。歌德曾经创作过的,他早年创作的浪漫主义时期的那些作品,精华都吸收到到《浮士德》这里头了。

 

吸收到《浮士德》上卷里头,上面那个《少年维特之烦恼》,这个大家都知道的,还有《威廉·迈斯特的漫游年代》,所谈到的基本上都是正常的一个人的生活经历。这个生活经历基本上就由几个层次。第一个首先是男女爱情,第二个追求功名利禄,这是世俗中经历的这些故事,以及它总是悲剧,展示的是一些悲剧。就像《少年维特之烦恼》是悲剧一样。所以这里头有爱情的悲剧,有知识的悲剧,追求知识总是知识无限的悲剧,还有是财富创造的悲剧,诸如此类的。具体细节我都有点都忘了。但是总的来说,他是一个个人世俗生活中的,一个个人围绕着的生活和展开的一个叫做小我的精神世界,这是他上卷处理的问题。

 

上卷处理的问题,实际上很多的文学名著中,很多的文学作品中处理的基本上都是这些问题。说男欢女爱,所谓追求美,所谓追求世俗的婚姻,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导致的一系列悲情悲剧的结果。所以这是人类自我意识发展过程的一个层面。

 

但是,正是因为这样,就使得歌德的《浮士德》上卷具有文学性,所以我们看到后来很多的歌剧作品,很多的甚至一些戏剧化的作品,上卷它好变成故事,它有故事。但是下卷展示了歌德他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处理的是一个大我的问题,这个大我的问题就抽象,他处理的是一个由于个人最终爱情失败之后,他原来觉得原来个人追求的那些东西,都是过眼烟云,他要追求一番新的事业,这个新的事业就涉及到了国家问题,纯粹的美学问题,所谓的美的问题,所谓的知识的无穷尽,就是追求纯粹的知识问题。

 

他的下卷代表着这时候的浮士德,他就不是我们世俗中正常的一般的人了,这个浮士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他是一个民族的化身,他代表的是当时的德意志民族。德意志民族,这个民族它面临着自己这个民族如何生长塑造的问题,安身立命的问题。

 

这个德意志民族到底它从哪里来呢?这个民族要追溯到爱琴海时期的古希腊的历史渊源。所以这个时候为这个民族的历史,寻找一个悠远的,但是又比较高贵而美好的一个历史渊源,起源问题。然后这个民族的力量所在是什么呢?他要寻求这个民族精神的知识来源问题,追求一些知识,追求一些真善美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德意志的民族是一个哲学的民族,它不是靠自己的。当时因为德意志民族和当时的法国和英国比是比较落后的,无论是经济力量、军事力量还有其他力量都是非常弱小的,是一系列小邦国。他觉得这个民族之所以成为一个在他们看来领先的民族,或代表人类精神的民族,是靠德意志人的精神。这个精神里头就有一些专门的精神,你要掌握一种真理,这个真理就是来自于知识。所以他有一些类似于庄子似的,以无涯,以有限之身追无限知识这种追求了,这是这方面的。知识的最后形成悲剧问题。

 

最终这里头要处理民族,这个民族到底能不能够达到他理想的实现。所以说这个民族最后要实现自己民族的理想,到底是浮士德代表的这个民族能不能实现呢?以什么方式实现民族的精神呢?实际上是一个大我的问题。

 

《浮士德》的上卷、下卷,上卷是一个小我的问题,下卷化身为一个大我。这个大我一方面说它是一个德意志民族,再广阔的说就是人类所面临的精神的安顿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大我的问题。所以说上卷和下卷,大我和小我的统一,就构成了所谓的《浮士德》整个诗歌所处理的人类在寻求自己的精神的安身立命问题。为什么说是一个史诗?就在于它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为人类寻找一个它赖以安身立命的这么一个叙事。

 

《浮士德》为什么有价值?就在于它处理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它处理的是人类在文明历史过程中,如何安身立命的问题,这是一个大问题。大问题之下,实际上歌德隐含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黑格尔有点类似。他显然认为人类历史不同的民族之间,当时的德意志所代表的德意志精神是当时人类精神的精华之体现。

 

曾经历史中,古希腊时期,那时候体现了那时代的精神,罗马时期体现了他们的精神,中世纪基督教体现了中世纪的精神。到了近代以后,实际上真正的体现就是德意志民族。它体现的不是德意志民族自身的精神,它体现的是人类普遍精神。这是第一个层面的问题。

 

第二个层面的问题,就在于人类的普遍精神到底是什么?这一点上我们看到浮士德精神具有一种来自基督教,又是反基督教的一种精神,什么意思呢?首先来自基督教,我们看到它的整个文化背景,一方面它是有着古希腊罗马异教徒的精神。古希腊罗马不是基督教,所以他是追求一个美好的人为中心的一个理想状态。但是这个理想状态,显然歌德像黑格尔一样看到了。这个以人为中心的理想世界,最后导致的是人自己本身无法为自己的发展持续一个永恒的动力,因为人性中有有限的方面。所以人到一定程度,我们看到罗马晚期为什么会人性腐败,就在于人追求到最后,人性到头了就会堕落。所以罗马晚期的景观是一个人性非常堕落的景观。

 

在这里头拯救罗马的东西,是来自于彼岸的神的基督教的那么一种精神,使得注入到了西方的文明之中,使得古典的精神才得以重新被激活。因为古典古希腊罗马的精神,实际上它的晚期,这个人就是由于走到尽头了,他就必须会导致堕落、腐败,人性就溃败了。它需要另外一个超越的神性的彼岸的精神刺激它,激发它,所以这时候就形成了一个基督教事件的兴起。

 

但是问题又在于,我说这是浮士德精神首先包含着它是人的精神,它又不是完全来自于人,就在于人本身没有这种永恒的力量,这是有一个彼岸的力量来拯救人,使得人重新的焕发了。重新焕发问题就在于经过基督教漫长的发展之后,我们看到基督教它提供的是一个彼岸的世界,人最后被基督教这样一个彼岸世界的精神严重地压抑和窒息了。人最后变成了一个就是人性被约束的一个状况,人的各种各样对美的追求,对欲望的实现,甚至男欢女爱,甚至对财富,所以人性中的很多东西都被基督教彼岸的东西严重地约束和制约了。所以才会有漫长的中世纪,以及纯粹的教权国家的这种。

 

我们看到浮士德精神,它是吸收了文艺复兴和启蒙思想一系列的养分就在于,它当时面对西方欧洲的那个状况,天主教已经堕落了,天主教本身作为一个教权组织,教会组织,它已经堕落了。人在天主教的规制之下,人性论是非常干瘪的,人是非常干瘪的。在这个情况下,浮士德精神呈现这两个世界,它是有一个反基督教的一个方面,我说它来自基督教,又反基督教,就在于它不承认一个绝对的基督教世界的一个人类历史过程作为终结,它不承认这一点。这是歌德和当时的西方启蒙思想相联系的一个基本的倾向。

 

假如按照基督教塑造人的话,人实际上很快就进入天国了,世俗的东西不值得留恋。实际上基督教精神强调的是一个世俗社会中,轰轰烈烈丰富多彩的世俗世界的东西,它现在就面临着一个当时的问题。曾经有古希腊的世俗世界,以人为中心的世界,人不足以这个支撑,它自然地堕落了。那么以神为中心的世界,又把人弄的非常的干瘪,没有任何的感性内容。正是在这样一个矛盾的纠缠下,作为浮士德精神的背景就出现了,歌德的《浮士德》企图克服这两个,他认为都是不好的东西。

 

 

读书人简介: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

读书人简介: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