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他的“三境界”说,大概讲的是做事的境界,他吟了三句词,第一个叫做“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第一境界;第二个叫做“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二境界;第三个叫做,“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孙晓静:夏老师!我们刚刚谈到与他人交往,诗意的栖居,前面跟程老师也谈到了爱情、亲情、友情这些。现在一般说一个成功的人,就是爱情事业的双丰收。在爱情和事业双丰收的过程中,其实机遇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您怎么来看待机遇在人生中的作用,或者您能谈一谈,关于机遇这方面您的想法吗?
夏年喜:我们通常把机遇理解成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和环境的出现。我们在顺境中和逆境中都会碰到机遇。你在顺境中碰到机遇了,那么你的事业可能会更上一层楼,你在逆境中碰到机遇了,你的生命轨迹有可能就出现一个转折点。机遇对谁来说都是非常的重要的,我们又经常把机遇和挑战放在一起来提。因为机遇对你来说是机遇,对别人来说也是机遇,所以机遇并不是说它一定会对你构成一个有力的条件和环境,有可能你得不到这样一个机遇的,这肯定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他会面临一个挑战。你要想在面对机遇的时候,把握住机遇的话,肯定必须先识别机遇的存在。面对同样的一个条件和环境,可能有人识别出来它是一个机遇,他就可以去把握它,而有的人可能这个机遇真的就摆在你面前,但是它认识你,你不认识它。讲到机遇的时候,人们通常用这样一个例子,说有一个鞋厂的老板,他派了一个经理到非洲的一个孤岛上去开拓市场。去的第一个经理,发现这个岛上的居民都不穿鞋,就认为这里根本没有市场。当这个老板又派第二个人去的时候,第二个人反馈的信息就说岛上的居民都不穿鞋,这里市场潜力巨大。同样的条件和环境,有人就能看到这里的机遇是什么,有的人就看不到。所以你要想把握住机遇的话,必须要有识别机遇的这样一种能力。
汪一诺:夏老师!有一些人过分地看重机遇的客观性,比如说在机遇来临之前不作为,对于这一点您是如何看待的呢?
夏年喜:我们总说机遇是青睐有准备的人的,也总说金子终会发光的。前提是,你必须使你自己成为金子。有的时候,因为你不知道机遇什么时候到来,机遇是未来的。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你必须先使你自己成为金子,当机遇到来的时候,你符合那种机遇,把握住那个机遇,所需要的一些条件,你才有可能去抓住那个机遇。所以在机遇到来之前,一方面我们要尽量地提高自己识别机遇的能力,另一方面要脚踏实地去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金子,成为能够抓住机遇的那个人。
汪一诺:在上几节中,夏老师和程老师分别从事业线和感情线为我们介绍了这本书的内容。最后我们再请程老师,给我们谈一下人生的境界和修养问题。
程广云:在讲到人生境界的时候,我觉得首先要区分人格价值和人生价值。人生价值比较好说,就是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所创造的价值总和,当然扣除他所消费的价值总和,这个大概就是人生价值。人格价值大致是说人本身的价值,那人本身的价值怎么衡量的?这就是跟一些人格典范相比而言,那么它所具有的价值。一般来说,每种文化都会树立一些人格典范。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格典范首先应该是孔子。司马迁曾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说明孔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最高人格典范。还有我们通常讲老子,孔子曾经把他描述为“神龙见首不见尾”,这也是一种人格典范。诸如此类,各个文化里面都有它们的人格典范。除此之外,像庄学、禅宗,人们把它们叫做“庄禅境界”。比如庄子讲的逍遥游,这就是庄子所倡导的那种人生境界。李泽厚就把禅宗概括为,叫做“瞬间永恒,刹那终古”,这就是禅宗,这都是在讲境界。现代人讲境界,比较有名的一个是王国维,他的“三境界”说,大概讲的是做事的境界,他吟了三句词,第一个叫做“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第一境界;第二个叫做“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二境界;第三个叫做,“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做事的境界。另外一个比较有名的就是冯友兰,他讲的“四境界”说,大概是指做人的境界,是指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们这本书,是从把境界归于人格的价值的角度来讲的,所以讲到了人格发展的三个阶段:性格、品格、风格。这三个阶段分别构成了人格发展的真善美三个阶段。所谓性格,一个人的性格,就在于他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从而形成一种个性,性格体现的是一种真实,个性的一种真实。如果你跟别人一样,那实际上就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存在,所以首先要形成一种性格,一种个性。第二个阶段,就是品格阶段,这是在讲人格的一种善,就是说虽然都有性格,但有的性格是有害的,有的性格是善的。所以在这里面,我们讲这个品格,它是人格发展的一个善的阶段。最后一种可以说叫做风格,风格就是真与善的一种统一,是一个美的阶段或者说是人格的一个自由阶段。这是我们划分的,人格发展的三个阶段。由此来看,境界也就可以按照这三个阶段来大致划分。这是我在境界这里面所讲的一个基本内容。
汪一诺:我有一个问题,就是境界要强调是人的内心感受还是要强调社会的认同感呢?如果它要强调一种社会的认同,也就是说社会认同你这种境界是高或者是低,那么社会对于至高境界,它有什么样的一个标准?我们如何知道自己在不断地去想要修养到这种至高境界的过程中,自己是否偏离了某种价值正轨。
程广云:社会或者文化,它肯定是有一种价值导向,有各种价值取向。但是有一种价值导向,就是主流价值。这个主流价值就对应你刚才讲的,就是每一个人的人格高下,或者境界高下,是有一个评判的。但是这个评判本身也要受到评判,这个评判要受到历史的评判。也就是说可能有一种比较个性化的或者说比较特异化的一种人格价值在一定历史时期里面不会得到人们的认同,但并不等于它就没有价值,或者说价值低下。所以人格价值高下,它是由文化传统约定的,但这个文化传统约定本身也是要经过历史评价的。虽然有这些文化传统的差异,但是一般来说人们对于人格境界和价值高下还是有一些标准的。比如刚才我们讲的,无论怎么去划分,其中有一些,比如伪君子,他不可能得到很高的评价,真小人也不可能得到很高的评价。那些具有鲜明个性的,具有真实人格的,他们的评判也不可能低下去。所以总的来说还是有一些价值共识在里面。这是我们讲的这个境界。
与境界相关的一个问题,就是修养问题,人生修养问题。人生的修养问题,要跟我们前面讲的这个学习问题要区分开来。学习学的是知识,修养修的是什么呢?我觉得主要是人的素质问题。所以讲学习问题,我们把它归结到一个知识问题上去,讲修养问题,我们就把它归结到一个素质问题上去。修养这个问题,从中国传统来讲的话,严格说它包括修身和养性两个方面,这是出自中国一个典籍,就是《礼记》。《礼记》的《大学》篇和《礼记》的《中庸》篇。大致可以说,《大学》篇讲的是修身,大家知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大学》里面讲的“三纲八目”中的“八目”。养性是在《中庸》里面说的,所以修身和养性,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个人觉得,修身的身,他具有后天的意味,因为身体是后天的。当然修身的身不能等同于人的身体,但它具有后天的意味,它是经验性的。而养性这个性,它具有先天的意味,它是先验性的。所以修身和养性,是具有不同的含义。在中国古代讲修身讲养性,可能儒家讲的更多的是修身,道家讲的更多的是养性。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比如孟子讲的养气,浩然之气那个养气,还有文天祥讲的正气,那个实际上就是从修身这个角度来讲,就是修身的含义。什么意思呢?因为我们刚才讲它是后天的经验,它就是用外在的伦理道德来规范自身,这就叫“修身”。像庄子讲的养性就不一样了,它是指内在的东西,以及顺应内在的那些自然的本性,这个就叫做养性。修身和养性,虽然不是一个概念,但它们是可以互补的,把互补的概念合起来,我们就把它叫做“修养”。修养应该把它还原到人的素质上来讲。人的素质应该怎么理解呢?我个人觉得应该把人的素质分为:德、才、学、能、识这几个方面。中国有个说法叫做“才高八斗”,指的是曹植,这是说才。才当然还可以细分,比如有“才智之才”,有“才情之才”,这个就对应我们现在讲的智商和情商,就是IQ和EQ。才也可以把它分等级,比如说有天才、有人才、有奴才等等。天才似乎是人力不能达到的,所以我们就把它叫做天才,人力可以达到的我们把它叫做人才。品行不好的或者丧失主体地位功能的这些天才和人才,有时候把它们叫做奴才,这是关于才。如果说才具有一种先天性的话,那么学就具有后天性。关于学,通常一个说法,叫做“学富五车”,指的是惠施。我们通常讲的学术,那这个学和术两者它是有所区分的。学大概是指理论方面的,那么术大概是指应用方面的。学习我们曾经解释过,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学也是可以分高下的,比如讲一个人的学问,我觉得可以从他学问的功底、功力、功夫几个方面来讲,大致可以这么说。一个人学问的功底,指的是他的一些积累,一些知识积累。他的功力在于他的驾驭能力,而他的功夫,就在于他的一些细节把握,大致我们可以这么说。所谓能,就是能力,包括体能啊,智能啊等等这些方面。关于这个能力,我们还可以这么区分,可以把它区分为领导力、执行力、评判力等等。比如刘邦和韩信曾经有个著名的争论,刘邦问韩信能带领多少兵?就是将多少兵?韩信回答说是多多益善,刘邦说我能将多少兵呢?韩信说刘邦不行,然后刘邦说为什么我能够领导你,而不是你领导我呢?韩信就说你虽然不能将兵但是你能将将。所以这就是领导力和执行力的区别。另外在历史上,我们知道有一帮人只是纸上谈兵,就是他有评判力,但他没有领导力,可能也欠缺执行力,比如像赵括、马谡,就是这样的人。当然还有君子之儒和小人之儒的划分,这主要是按有无道德品格来区分的。这是我们从能力的角度来讲。素质的最后一个要素,就是识,就是见识,我个人认为它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如果我们要给出个公式的话,可以这么说,德它是个正负号。然后下面是几个环节,就是才、学、能,才相对来说是比较先天的,学是比较后天的,能它带有一种实践应用的这样一个特点,这是三项,它们加总最后要乘以识。所以可见,这个识在其中是这样一个权重。关于识,当然也可以去划分它,比如可以把识划分为谋识和断识。在历史上,特别是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上,这一个人有无见识,这是非常紧要的,或者说甚至是致命的。比如在越国,我们知道有范蠡、文种这两个大臣,最后的结果是范蠡功成身退,文种丢掉了性命。这就说明了范蠡这个人有见识。还有像汉初三杰里面的萧何、张良、韩信,特别是张良,他就知道功成身退,这就是有见识的,韩信最后只能感叹兔死狗烹,丢掉了性命。在唐太宗时期有两个大臣:一个叫房玄龄,一个叫杜如晦,房玄龄多谋,杜如晦善断,历史上把他们叫做“房谋杜断”。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识分为谋识和断识。所以这个识,也是可以做划分的。以上我们讲的就是关于人的素质的几个方面,也就是说,我们所谓的修养,无论是修身也好,养性也好,总的来说,最重要的是它们的结合,总的来说就是培养人的素质。所以跟学习,学习知识,是两个不同的含义。
汪一诺:我注意到在中国的思想史上有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那么我们到了汉朝的时候,还有性无善恶论。所以我对先天的本性的有无是否存在?存在一些疑惑,希望程老师能给我解答一下。
程广云:这个在历史上的争论还不止这么三种观点。孟子主性善,荀子主性恶,当然最后性善论是主导观点。然后中间还有性有善有恶、性无善无恶,还有性分为几品,就是分品级。人性是否是一块白板,什么都没有,完全是后天的,还是说先天它总是有些东西的。我觉得现在的科学应该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就是说不可能是一块白板、一张白纸。比如基因,基因就能说明一些问题,你的血统里面必然是有一些传承的。当然这个问题不能夸大,不能认为先天的东西就决定了一切,后天的环境对人的影响当然也是很起作用的。而且我觉得,关于人性的论断,我们更多地应该把它看做是一种假设,也很难说它就是一种科学性的东西。但是根据我刚才讲的这种假设,从现在科学的发展来讲,我还是倾向于它多少是存在的。我们这本书,到此为止就全部讲完了。欢迎大家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