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的主要著作(下)

林建祥
查看全部 内容介绍:
收起 内容介绍:
人造系统的特征主要是有目标计算机

 

 

人造系统的特征主要是有目标计算机。要给计算机有个目标。大脑运动跟人的智力里面,它首先的特点是有目标的。不管经济系统还是人的大脑跟计算机,都有在这种灵活使用中间保持稳定目标的限制。

 

 

第一本书叫做《管理决策新科学》,这本书是写于1960年。到19651975两次改写这本书。阐明计算机以及各种新技术的出现对整个生产管理决策的影响,并且进行深入的分析跟预测。就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可能性进行常化。

 

这些对于一些种种的隐喻其实也根据它作为管理科学的一个学派的代表作。那么下面他首先把人在生产活动过程所扮演的角色开始,是把人作为能源,就是相当于体力人劳动。进一步呢,把人是作为控制操作机器的,就是所谓眼手脑来操纵机器。

 

他最后进一步就作为信息处理,就大脑思维也就是说脑力劳动能在生产过程所扮演的角色做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回顾。他从心理信息处理的角度进行分析的话是认为眼、脑、手这种类型是属于技术性的工作,就跟我们现在技工,真正的高级技工所做的工作,你用大脑思维那么实际纯粹的、抽象的。

 

所以有加工的工作就是眼、手、脑。眼、脑、手这种类型的技术工作要比百名工人要复杂。因此百名工作人员就是忠诚的行政管理人员,这类工作的制度化比喻机器代替眼、脑、手这一类工作的过程给机器所代替的要快。以人作为服务对象又比以自然物为处理对象的工作要复杂。

 

从而预言,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发展,随着被机器所取代行业的增加,因此,以人为对象的服务性行业会在整个社会的中间的比重愈来愈大。也因此到心在服务器行业要大大超过工农业的比重了。现在信息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总趋势是证明了这种预测是正确的。现在已经看到了这个估计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了。

 

那么下面再深一层就谈到一个经济组织内部的管理决策过程中间,这个比如说刚才又分到副经理跟职能部门、跟所室正经理这两个所作的工作是有区别的。因此他的复杂度不一样。他被信息所代替的程度也不一样。

 

那么对副经理跟职能部门决策那部分是很容易就代替了对正经理所作的这个工作,他也看到一步一步有技术所代替的可能性,但是要慢一点。大脑思维因为不外乎也是符号系统的处理,所以管理决策也就是问题求解。就是人用口语记录分析的方法能够把人的行为一步一步分解了。看看它到底怎么样。

 

所以他倡导用口语分析来观察人的实际思维的过程。看到人既然能够非程序决策,那一定规律可循它的手段、目的。分析已经有通用问题。中间找到出路的路子。还要进一步对结构不良,语义丰富的结晶与真实实体的问题进行研究。

 

随着时间推移,非程序与决策的复杂机构的决策也会一部分一部分程序化。所以使用计算机来替代也是有希望的。

 

还有一本书叫《人工科学》。《人工科学》所讨论的内容应该说比刚才更上一层了。他说经济学、管理科学、计算机跟人的认识机制这几个东西既牵扯到人,又牵扯到机器,又牵扯到人所创造的一些机器。那么这一些在需求求和这个体验基础上,可以用统一的系统论的观点来探讨人工系统的特殊规律。

 

《人工科学》这本书就研究人造的系统以及特殊的规律。那么什么是计算机?人的大脑运动跟人的智力已是人为主题的经济系统,赛蒙认为人造系统的特征主要是有目标计算机。要给计算机有个目标。大脑运动跟人的智力里面,它首先的特点是有目标的。

 

那么经济系统这个也是有目标的。那么它以目标就可以把它作为界面,把事务分为内部环境跟外部环境。内部环境跟外部环境都可以抽象为功能。忽略它的具体结构。就是结构是比较具体的功能,是结构的抽象。外部跟内部都可以抽象为若干个功能。

 

内部功能就希望他能用灵活使用于外部变化的环境,因为正经理所面对的经济环境的话是整个的社会。所以他所面对的环境是很复杂的。那么他需要去对付这些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但是不管怎么说,复杂是复杂的,在对付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既定目标的稳定,比原来的目标不要因为外面环境的复杂,你去对付它你就把目标模糊了。

 

不管经济系统还是人的大脑跟计算机,都有在这种灵活使用中间保持稳定目标的限制。因此,他们在各层次上也可以互相模拟。那么就是在原来的那个讨论的计算机使用的经验的基础上,又提到人造系统复杂的概念。

 

前两章讲的是经济系统,经济系统是有人参与的人造系统。有人参与,但是有很多经济学是由人造的系统。它呢,应该可以表现三个不同的层次,一个是个人互动者,是人的层次;一个是市场的层次;还有一个包含市场层次还有其他生产和供给端的整个经济的层次。

 

三个复杂度不一样。它内部都具有本系统的稳定目标。他通过系统本身合理的适应能力与行为所确定。就是说它首先有稳定目标。稳定目标它用本身系统来合理的适应能力去适应外界的变化。那么在经济系统中,自然系统对于外部竞选条件是受到特定能力的限制。

 

特定人的认识,特定的能力限制不能希望做到你想最优的时候,不能理解每个人他购买所参加经验活动都是能够做到最优。那么你买股票可能也希望能够找到最好的。但是实际上都是说满意就行了。实际上不可能做到最好。但是其实赛蒙就把有限理性的假定作为经济理论出发点。

 

任何社会只要有专业化跟分工,都需要有一些机制来进行协调。协调的机制是多种多样的,但市场是多种协调方法中的一种。但是这种呢,是不一样的。由于市场机制只需要满足相对来说比较弱的条件,供过于求的时候价格下跌,生产链成了供应链了,就随着价格下跌减少反之。

 

如果说求过于供的时候这个价格就会上升,上升就会促进生产量的提高。这两个具有这样性质的系统就会自动调节形成平衡,而找到各种各样资源的合理配置。那么我们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能也是做的就是社会主义的这种机制。也是不可少的。

 

也就是说社会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进行调节平衡。但是这个市场这个办法是比较最简单,哪一些比较弱的条件之下仍旧可以达到比较好的平衡,比较好的资源合理配置。如果说不用这个办法,也叫人去参与,就更多的让计算机帮助你来平衡来实际调节,那么如果这样,计算机再强的计算能力也做不到真正合理安排。

 

所以,市场经济是建立到更加符合实际的理论模型上面。这个理论把原来几个市场经济理论做了一定的改正,实际意义是非常大的。

 

最后三十章还讲了两个主题。一个就我刚刚说人不可能做到完全合理、完全理性、完全达到满意,达到最优,是因为人的认识能力有局限。认识能力一方面是人的长时记忆里面大脑是存了相当多的知识,但是又说即使是这样,人认识的能力还是有限制的、有局限的。

 

他主要是短时记忆这个7加减2。你首先得先有一个通道再传到长时记忆。那么人其实能力比较强的话,是因为长时记忆里面可以记录大量的知识。比如说各业的行家大概至少五万个组块。

 

那么这种信息传在大脑里是以数据,而且以沉睡形式储存,并且标引的很完善。就是存在里面都应该有标志,便于你去取出来。你要取哪个东西呢?就通过各种各样的联想,通过各种各样的标志,然后把所要求的那个知识把它取出来。就是标志的很完善。

 

这也不是长时记忆里面有很多很多值得研究的,使得他很容易想到了一些东西,很容易从大脑里面把它提取出来。那么老年人换了东西,他在提取那个标识已经模糊了。所以很多东西都失掉联系了。所以就拿不出来了。

 

那么这种信息加工方法,使得人的大脑机制可以利用长时记忆储存信息成为大储存库,就解释了人类信息处理能力为什么还比较复杂。就是说,实际上呢,他这个短时记忆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内部环境就扔了简单加工系统的复杂性。

 

那么更重要的是因为它外部环境的丰富性。因为外部环境非常丰富,这样促进你内部的环境比较复杂的去对付复杂。起初可能是因为他大脑过去也记录了很多已经经过检验的一些知识,在大脑里可以很方便取出来。但是呢,由于短时记忆的限制,他不可能很快就可以交换。

 

所以我就说,我们大学里面,课程有很多专家讲演,但现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我们都提倡要很好落项,把它保留下来。为什么?就是我们想一个非常棒的专家,棒的教授来讲演,他的内容一定很丰富,但听的人不是都有水平。

 

那一定有稍微好的,也有一半的听众不那么好的。也许困难少一点。但一般听众对专家所讲的、对老师所讲的那么丰富的内容,实际上他接收不下来的。听了一部分丢了一部分。所以有好的学生就拼命记笔记,记笔记也不见得能够都记下来。那么如果记不下来,以后仍然就没了。

 

如果说我们能注意利用信息技术都能够把它记录下来的话,听的人可以放心去听。一边听一边想,那么事后记下来,以后发给你我自己的经验。就是说事后再去放,很可能发现有相当多东西是当时听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的。发现他都讲过了。

 

那么也许第一次听呢有收获,再过一段时间再看还是有很多收获。就可以在更高水平上进行理解了。很多东西都不是在当时就能够理解到的,事后如果东西有记录下来可以反复看,以后就可以一次一次的理解。

 

读书人简介: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

读书人简介: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