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生命的历史,无数个碳链曾在千百万年前的炙烤中随机地碰撞,当耗散结构意外地形成细胞膜,生命真正地诞生了;当生命开始区分出自身和外界,生命开始有了选择;当生命开始利用外界遮风避雨,生命从此不再孱弱;当人类学会生产,放弃野蛮,生命从此不再漂泊。也许只是某个瞬间,一次次偶然堆叠到一起,智能的进化就成了必然;也许历经千辛万苦,一次次灵感与现实的碰撞最终擦出了文明的火花,人类社会走到了今天
我们还有一个历史篇,历史篇还是蛮重要的,重要在哪里?就是我们所有的自我肯定需求理论,都是从历史来的。我们考察的是中国这两千年的历史,往后还有西方最近几百年的历史,我们发现历史的兴衰循环,实际本质上东西方是一样的,这最重要的就是财富的这种涌现,为什么需要财富的涌现来决定这个兴衰循环呢?就是因为人的本性是自我肯定需求,这些概念书里有讲,但不是很严,不可能给一个很严格的定义,但是大家可以通过读书来体会它。
为什么说不能严格定义是可以接受的?我这有一个例子,就是图灵,大家都知道他是图灵机的提出者,把德国的密码破译,是他做的很大的贡献。大家都看过模仿游戏了,实际上当时就是用机器来做的,所以他是一个数学家。但是,二战之后,他研究了很长时间的动物、植物的形态,然后还有动物的条纹,身上的条纹之类的,他想提供一个数学理论,但是他没成功,他东西都没发表。但是他1950年的时候发了一篇文章,讲的是智能,实际上他那里提的就是模仿游戏。他实际上是没有给智能一个定义,没有一个数学定义,他只是说,我们能比较一个机器,他的模仿游戏就是幕后,一个机器一个人,我们一个人在外面来给它提问题,假如说,我分不清楚哪是机器、哪是人回答的问题,那么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就是它跟人一样有智能。说这件事实际上暗示是什么?暗示就是说他不能给一个定义,但是能够比较,我们这里叫自我肯定需求,这个也是说我们可以给一个工作定义,但是不能给那种意义上的严格的定义,其实牛顿力学也是一样的。牛顿力学里,力和加速度和质量这三者之间,他只能循环定义,他不能给一个力是什么、质量是什么,这个东西他给不出来。所以不能严格定义是可以接受的,最近这个学术上的方向是走向计算主义、物理主义的这些,所以所有的东西就以那个为标准,但实际上这个标准也是贯彻不了的,包括图灵都做不到这一点。那好了,我们这里只是点一下了,大家还是要去看书啦。
东西方实际本质上一样的,都是跟财富流动有关系,一个国家能够持续三四百年,那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古今中外都一样。只不过西方它是财富中心在转移,中国是在同一块地方兴起衰落,兴起衰落。这是我们在这本书里一个基点性的,而且是切入点,从这里进去。这就是我比较幸运的地方,就是我们是从这里切入的,而不是先研究人,我们先研究国家层面的人的行为,因为这里很多噪声沥掉了,只剩下赤裸裸的那点东西,这点东西就叫自我肯定需求。个人就太复杂了,包括七情六欲什么的,就是动力机制太复杂。但是我们把自我肯定需求定下来之后,再看人就简单了,首先就是刚才讲的,要看人,就自我是怎么回事?自我怎么来的?那这些问题一路铺下来,就把这个意识的问题和这个智能起源问题就能解决了。
我们这本书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一个著名的史学家,台湾的汪荣祖,他老家也是大陆的,他是歙县人,他说文史之复杂不亚于科学与工程,本书作者兼具文理之长,以自我肯定需求为基点,纵论科哲文史,不下二十余万言,庖丁解牛,释历史周期律、轴心时代诸多疑惑。作者又能为智慧溯源,为西学把脉,为中学正本,为机器立心。处当今人工智能文明之世,需要学术自主和文化自觉,而作者蔡君于此有重要贡献,这是他的一个评价。我希望大家,首先把自己的偏见,把自己的知识先放一边,先Follow(跟从)这里的逻辑,完了之后再来辩论,这样的话才更有可能理解透彻,有所收获。当年,徐复观想拜熊十力做老师,熊十力当时给他一本书,说你好好读这本书,然后徐复观回去读了之后回来跟熊十力讲,他说这本书有这个问题、那个问题、那个问题,熊十力就狠狠地批评了他,说:我叫你读,不是叫你去找它的毛病,而是让你从里吸收营养,这是第一件事,第一重要的事情,你只有吸收了营养之后再去批评它,才有意义,不然的话,让你读它干什么。所以徐复观后来,一直讲这个故事,觉得从这里收益很大。因为我们首先是要理解透彻。我们现在读,原则上也是读“自然”这本书,读“人文”这本书,我们首先是要了解里面哪些是对的,哪些是make sense(有道理的),对我来讲,是能作为我的营养,能丰富我的人生,能丰富我的自我意识的,而不是先把什么东西挡在外面,先去批评它。这部分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