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的爆发(1939-1950年的中国)》(二)

http://dushuren123.com/lecture1906256093.mp4

周子衡
查看全部 内容介绍:
收起 内容介绍:

 

 

 

1920世纪中国货币经济的一个最根本性的变化,是货币经济要转轨。宋元的时代是从以铜为基础的货币经济转到以白银为基础的货币经济,就是铜要去货币化,但是白银的去货币化是用一种非常剧烈的方式,就是在大萧条之后很短的时间内发生的,这是外部力量挤压的结果,这样一个被动的剧烈的货币形式的逆转,在中国的货币历史上没有发生过

 

 

那么20世纪中国货币经济的变化,它的方向是什么?它的本质是什么?就还得要在1939年之前再去找,我们就会推到1935年的法币改革,还要再往前推到1933年的币制改革,再推到之前就是晚清以降的中国社会经济总的历史变革当中去。那么简单的说是什么呢?中国的经济是一个货币经济,白银经济,这个白银经济体系的建立,由来已久,一般的说,大致可以往上溯到在明英宗十年,1436年的白银经济的确立。是不是非常准确的1436年,这个大家还可以继续探讨,那么也可以再往前推到元朝,蒙古人所确立的以白银为基础的纸币系统,那以降大体上来讲是几个世纪的白银经济,这个白银经济的运行在以往是非常成功的,它出现问题更主要的是在19世纪。在这个之前,全球的白银想流向中国,有各种各样的数据来证明,有的高达百分之四十,少的有百分之二十、三十,全球大量的白银流向中国,那么在19世纪发生了一个翻转,这个是我们都容易看到的,就是鸦片贸易带来的贸易逆差,导致白银外流,但是另外一个方面更为根本的冲击,还不是白银外流,更为根本的冲击是银价的波动,银价的波动就冲击到以白银为基础的货币经济体系,为什么会有银价的波动呢?这就跟金本位有关系。从18世纪后期、末期,到1821年、1871年英国、德国等陆续的一些国家实现了金本位。金本位是什么含义?金本位在国际上的含义是一个固定汇率,固定汇率货币体系,金本位在整个的西方世界确立起来,包括美国,美国是出现了所谓的1873年罪恶,因为它之前是金银复本位,然后转到金本位,包括印度和墨西哥,这是两个非常明确的一个白银经济,但是它们也要转到这个金本位上去,全球的经济开始往,货币经济往金本位上转,但是中国的货币经济依然根植于白银,差别在哪里呢?是不是可以以不同的金属为本位。你做金本位,我做银本位,甚至有人做铜本位,是不是可以?好像表面上说是这样,但实质上在一个国际的经济体系当中,金本位所确立起来的是一个固定汇率体系,也就意味着所有的金本位国家的货币关系是确定的,那么银本位的货币经济,它就不确定,也就是说白银是商品。银本位的货币经济的汇率是浮动性的,就是货币基础是商品,而商品的价格是浮动的,所以19世纪以降,大致是伦敦、上海、纽约,三个全球的白银的交易中心,上海的银价一般来说要高于其它两个地方。银价的浮动对于中国的货币经济就会带来的影响比较大,很多情况下银价在走低,那对中国经济是个刺激的作用,那有的时候银价走高,中国的货币经济就会有所紧缩,所以在19世纪中国的经济,受到冲击最大的还不是白银的外流,而是国际银价的波动。台湾的学者林满红有一本书叫做《银线》,我们有译本译过来的,它讲的最主要就是19世纪的银价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方方面面,包括社会的影响。那么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必须要解决它的这样一个货币基础问题,就动荡不定的货币基础问题,所以晚清以降,就中国各主要社会层面的一系列代表人物,都在谈货币改革,当时叫钱币改革,钱币改革的中心问题就是要解决货币基础的问题,所以各方力量、各种意见的折冲,最后选择的道路是银本位,然后实现银元,就是规元对银两的货币体系的替代,所以在1933年完成了废两改元,然后进而再实现法币改革。

 

法币改革是一个被动冲击的产物,什么意思?就是大萧条。大萧条的初期,对中国经济是有刺激的,中国没有卷入到这个萧条当中去,大萧条主要来讲是金本位国家的萧条,中国在初期感受不明显,但是在后期的感受就明显了,而且最主要的冲击来自于货币,其中美国的购银法案对中国影响巨大,美国有这样一种政治力量,也被称为白银集团,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在一定意义上,要恢复白银的货币本位,或者叫做金银复本位,在大萧条之后,他们要求政府联邦财政当局大量的购买白银,购买白银就是要制造通胀,白银是一种商品,这样子更多的货币就被发行出来,所以他们定了购买指标和任务,一定要达到财政储备的多少多少,这样的话对于全球的银价是有影响,而中国在这之前银价是走低的,所以当时国民政府对这个问题的影响并不敏感,跟美国方面还有一定的互动合作,但是后期银价不断的高起,白银是商品,银价不断的高起,中国的货币基础就不稳固了,大量的白银从乡村到城市,从城市到上海,而且要从上海走向国际,也就是说全面的白银外流的态势在大萧条的冲击之后开始发生了。这个情况是19世纪没有出现的一个情况,19世纪鸦片贸易所导致的白银外流到后期很快就被克服掉了,克服掉的这个原因是清朝自身开始种鸦片。这样鸦片自给,所以外部输入的鸦片就减少了,外部输入鸦片减少了,鸦片的贸易萎缩了,它的白银外流就有限了。但是在大萧条之后,20世纪的30年代之后,白银外流态势开始明显加剧。在这种背景下,国民政府就要求在上海的各银行,白银要输出的话要交过境的关税,就出关的税收,事实上就还是要把白银扣在了上海,但是在华北区,就会有白银的走私出境,华北区更多的是日本方面的力量,发挥了作用。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就必须进行一个货币改革,货币改革的中心就是使得白银去货币化,它的目的就是要确立法币体系。法币改革还是非常成功的,它最初绑定英镑,很快就绑定了美元,跟美方取得了5000万美元的贷款来购买的,5000万美元的外汇来支撑法币,所以法币事实上是一个外汇本位制,也就是说用外汇本位替代了白银本位,那么中国的白银经济,就此告一段落。所以从1436年的明英宗十年,到1935年的大体而言,是一个500年的白银经济。

 

这个是1920世纪,中国货币经济的一个,最根本性的变化,也就是说货币经济要转轨,那么在这之前我们去看宋元的时代,是从以铜为基础的货币经济转到以白银为基础的货币经济,那么就是铜要去货币化,但是白银的去货币化是用一种非常剧烈的方式,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的,就是在大萧条之后,20世纪30年代,那么这是一个外部力量挤压的结果,这样一个被动的剧烈的货币形式的一个逆转,在中国的货币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很多的问题也是由此而发生的。比如说我们的今天所说的农村金融问题,为什么会有一个农村金融问题?难道还有个城市金融问题吗?为什么金融要会被裂开?裂变开来?农村金融问题是什么?就非常直观表面的看,就是农村缺乏金融资源,或者简单的讲农村缺钱,农村为什么会缺钱?从什么时候开始缺钱?基本上我们来说它就是一个白银去货币化的过程当中,农村的白银大量流向城市,这个时代就发生了发生所谓的农村在金融方面的一个短板。之后由中央银行所发行的法币,向乡村的回流是非常缓慢和有限的,它成为一个痼疾就一直存在下来了,这个是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货币冲击的一个结果。虽然我们说法币改革还是成功的,因为当时中国货币的混乱的情况在形式上和基本上得到缓解和解决,中国货币混乱的情况也应该有两三个世纪了,各种各样全球的货币涌入到中国来,有外国的银元、铸币,也有外国银行的票据,也有中国的相关机构发行的各种各样的通货,这个情况在法币改革之后就大大缓解了,货币统一的态势基本形成。

 

但是,那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历史时期,主要的问题是战争,中国面临着和日本的全面的冲突升级为一个全面的战争。1937年之后,全面的日本侵华战争就爆发了,法币改革也是有这样一个背景,法币改革支持了中央的财政,使得中央财政的汲取能力大大提高,这样也有助于国民政府确立它的战时财政。法币相当程度上支持了抗日战争,但是这场战争在相当程度上,也摧毁了中国的货币体系,所以在1945年抗战结束的时候,中国整个的经济,面临着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在1946年,国民政府在应对通胀问题上,还是出现了一系列的疏忽,这样通胀态势就会进一步的恶化,转到1947年爆发了全面的内战,这样货币崩溃的趋势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了,一直到1948年就不得不进行新的币制改革。所谓的币制改革就是金元券到后来的银元券,但总体上这个态势已经不可救药。

 

读书人简介: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

读书人简介: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