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研究告诉人们,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更容易遵循经济规律。因为分散的个体谁也不能左右市场,只能顺应市场,这就在冥冥中遵循了经济规律。
先说一下《经济学百年: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发的选择和评介》的写作背景。我应当感谢《经济日报》,在世纪之交的时候,他们很有眼光,约我写一篇回顾经济学百年发展的文章。这篇文章发表在1999年的12月27日的《经济日报》上,发了一个整版。给报纸上写文章,一是要实用,二是要大众能够看得懂,三是要生动,四是要理论联系实际。我大概遵循了这些原则,当时这篇文章选择经济学家的标准是,既能把百年经济学的进程大体地串起来,又和现实有着非常紧密的结合,正是因为这样一个风格,文章发表之后,很多出版社就请我把它写成书。
因为这个书不同于一般的学说史,我就起了一个名字,《经济学百年》。这是一个大跨度的,不是一个严格的数字意义上的百年。讲的是现代经济学自诞生以来发展的历史。但是如果仅仅写历史又太学术性,对于实际意义不大,所以我又加了一个副标题,“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发的选择和评介”。我的一个想法是,经济学诞生在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百年来的经济学,记录了这样的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而且把这种实践抽象概括为理论。这样的经济理论就像数理化一样,对我们是一个免费午餐,对我们是很有用、很现实、很有针对性的。因为天津人民出版社原来出过我的书,所以2002年这本书就先在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出版以后卖得很好。2007年,我经过进一步的修改,又在三联书店出版了。在人民大学高晓斐敦促下,我又进行了修改和丰富,于2014年在人大出版社出版了第三版,有两个版本,一个教材版,一个社会版。
百年来的经济学实际上不好写,你要把每一个作者的书读了,把他的思想概括出来,概括得很准确,实际上是相当不容易的。你比如说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很厚的,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上下两册,所以它有很大的补充空间,这个就是人大这个版本的一个特点。它比原来的内容都丰富,比原来的内容都更具有针对性。比如说,我新写的奥地利学派,增加的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增添的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都是非常有针对性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理论。
人大出版社出版之后,把这本书又抬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引起了普遍的,很好的反应。《新华网》做过摘登,《中国日报网》做过摘登,还有《中国经济时报》做过连载,《中国工商时报》做过连载,然后中央电视台2套做过介绍,央视微信客户端做过介绍,这是这本书出版的背景。
这本书我想是填补了一个空白,填补了一个什么样的空白呢,填补了一个很重要的空白。现在大学里面有两门经济学的课,一门是西方经济学,已经看不出来,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是一个相对平面的东西,是一个现代的当下的东西。而我们更需要的是闪烁着经济学思想的东西。另外一门经济学是经济学说史,其特点一是相当学术化,二是以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作为选择经济学说史材料的一个尺度。比如说,有劳动价值理论,比如说,有剩余价值理论,比如说,有利润理论,这在150年前是可以的,从现在来看呢,就受到了很多的限制,中间缺一个什么呢,缺一个闪烁着经济思想,和现代市场经济结合的很紧的这么一个东西。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填补了这么一个空白,而且跨度很大。应当说文笔很生动。一般看了我文章的人,都是这么一种观点,一种看法,所以我想,这是这本书填补了一个空白。
它适合什么样的人,这本书没有出版之前,我就在学校开了这门课,学生选课向来是爆满,以这一学期为例,限选150人,结果超过150人到170人左右,在学生里面有广泛的影响。我原来以为选这门课的学生,应当是没有学过经济学、不是经济学院的学生选的,结果经济学院的选得很多,包括政治经济学专业。这就说明了,对学生来说绝对是一个知识补充了,其他学院的学生选得也很多。
对于干部来说,应当是很重要的。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以来,特别强调政治经济学的学习,特别强调补齐干部的知识结构的转变。我们的干部不缺文史知识,不缺文学知识,不缺历史知识,都知道一点。中国的干部缺什么呢?缺经济学的知识。因为真正的市场经济没有发生在中国,反映这种市场经济的经济学理论同样没有发生在中国,在当年的德国,经济学都是舶来品,更不用说今天的中国了。所以习近平同志号召,建立中国自己的经济学。因为这个自己的经济学现在还没有,我们计划经济体制的时候,舶来的是马克思的经济学,是《资本论》。市场经济的时候,一部分人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里阐精发微,用来解释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另外一部分人的经济学武器,则是西方经济学,使用的武器都是西方经济学的武器。所以我们应当建立自己的政治经济学,应当补齐干部的知识结构的短边,使我们的干部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这是很重要的。习近平同志号召我们学习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绝对不仅仅是狭义的政治经济学,因为政治经济学这个概念是发展的,原来就叫做政治经济学,是法国一个重商主义者孟克列钦最先提出的,他写了《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后来把政治经济学统称为经济学,就是“经济学”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呢,我们这本书就有利于干部知识的丰满和补齐干部知识结构的短边。
其实,我们现实中做的很多种东西,比如说市场经济的亚当・斯密的思想,比如说凯恩斯的思想,怎么样宏观的干预,比如说供给学派的思想,我的这本书上都有了,包括马克思的。就企业理论来说,基本上是全的,企业理论有三块,一块就是凡勃伦的“企业论”,刚才晓斐说了,还有那个《有闲阶级论》,他1905年出版了《企业论》,《企业论》第一次提出“什么是企业?”企业的产权的特点、企业的法律的特点、企业的财产、有形资产、无形资产,这是最原始的企业理论。1932年伯利的《现代股份公司与私有财产》,论述了股份公司是怎么诞生的。还有钱德勒的《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回答了大企业是怎么诞生的。书中更全地介绍了发展经济学理论。刘易斯的理论,舒尔茨的理论,阿马蒂亚・森的理论,熊彼特的理论,而且包括新制度经济学,包括奥地利学派,包括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等。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基本上就是两个问题的探讨。一个就是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我们最终选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升华为怎么样发挥市场的功能,怎么样发挥政府的作用。有一章专门研究的,从兰格、布鲁斯、奥塔.锡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价值价格的问题,有一章专门研究价值价格理论的演绎。所以虽然这本书是300多页,30多万字,但是概括的内容是比较全的,而且是比较精简的。对于干部、对于学生,对于一切愿意学习经济学的人,都是有意义的。这本书的性价比应当是比较高的。所以我应当感谢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宣传,感谢高晓斐编辑。
我在写书的时候,它的逻辑和讲课的逻辑不太一样,写书的逻辑是,既照顾到它的历史的发生的时间,又照顾到理论体系。讲课的时候,我就把它分成单元,比如说第一个单元,我就讲马克思的资本论,讲马克思的经济学,我一直认为,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一本里程碑式的政治经济学代表作。
《资本论》有几个特点,或者说马克思的经济学有几个特点。第一,他是带着问题去研究的。他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遇到了经济问题,他本身不是学经济的,他就来到了英国,来到了当年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他在《资本论》的第一卷的序言里边开宗名义地说,我要在本书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到现在为止,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在英国。如果没有火热的实践,没有感知,《资本论》是写不出来的。
另外,马克思的经济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资本论》严格来说是四卷,第四卷是剩余价值理论,他当年读经济学书的笔记,就是现在《马恩全集》第二十六卷的一二三分册。他把所有他读的书,经济学的,包括机械学,然后在这个思想上归纳研究抽象,抽象出他自己的理论。他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个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呢,就是市场经济的生产方式,就是把产品变成商品的生产方式。当我们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前,我们都认为资本主义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才有了另外一种模式,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马克思的书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是在研究它的运行的过程。
《资本论》一共三卷,刚才说四卷,但是我们通常讲的是三卷,第一卷是资本的生产过程,生产过程怎么样进行的。第二卷是资本的流通过程,包括循环、包括周转、包括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第三卷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市场经济的一般的逻辑,比如说马克思高度的讴歌实体经济,马克思认为纸币出现之后,纸币的发行有泛滥的可能性。他引用一个银行家的话说,资本太便宜了,就好像啤酒太便宜了,会助长人们喝酒一样,像肉太多了,助长人们吃肉一样。威廉・配第则说,纸币就像人身上的脂肪,太多了会使人变得笨重,太少了也不行。马克思浓墨重彩地描述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怎样进行的。个别资本家率先创新获得超额的社会回报,其他资本家再跟上,经济、技术就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然后又有资本家打破这种新的平衡,上升的一个更高的层次,其他资本家又跟上。近代资本主义就是通过这样一浪高过一浪的创新发展的。
再比如说马克思讲结构问题,他讲到两大部类的生产的时候,在简单的生产的情况下,I(v+m)=IIc,不仅是两大部类交换的量应当相等,而且在结构上应当是匹配的。结构问题是我们当前的主要问题。资本主义也存在着生产过剩,但是生产过剩,产能过剩为什么没有成为一个大的问题,它有机制。
我先讲马克思一个单元。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