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论语言的限度》(五)

http://video.dushuren123.com/lecture1647470136.mp4

江怡
查看全部 内容介绍:
收起 内容介绍:

   

 

 

维特根斯坦的生活是非常简单的,没有特别高的要求,但他对于思想和哲学上的要求却非常高,他是一个完美的理想主义者。他追求的目标是,所有的东西一定要做到最好,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维特根斯坦的生活经历是比较复杂的,甚至可以用坎坷这两个字,所谓坎坷说他的生活过程实际上是颠沛流离的状态。他居无定所,自从1945年他辞去了剑桥大学的教授职位以后,他就没有自己固定的住所,经常借住在他的学生家里面,或者到挪威,在山的边上盖了一个小房子,所以他基本上没有一个自己固定的生活住所,在剑桥大学的时候住自己的宿舍,宿舍陈设也非常简单、简陋。他是一个不追求物质也不追求生活情趣的人,虽然他对艺术,文学,以及宗教都有很高的鉴赏跟认识水平,但是尘世的生活并不是一个让他特别眷恋的东西,所以他也没有表现出窘迫,他仅仅表达一种个人的情绪,他在给朋友的信当中描写他当时某一种状况下心情很糟糕写不出东西,或者他觉得自己的思想已经枯竭了已经不能够做哲学了,他经常表示这样的担心。

 

他经常会表现出高傲的姿态,对很多人来说他是一个难以接近的人,他经常跟很多人搞不好关系,性格也比较孤僻敏感,虽然跟普通人还是比较容易融洽的,但他对跟他有思想关系的那些人反而表现出自己的独特,因为他老是怀疑他人在剽窃他的思想,尽管这些人其实在宣传他的思想,不断地在解释他的思想,但是他老觉得这些人不怀好意。

 

他最好的朋友罗素是他的老师,后跟他分道扬镳,最好的朋友摩里�・石里克跟卡尔纳普,当年在维也纳的时候,请大师一样的把他请去讲《逻辑哲学论》,但是最后也分道扬镳了。唯一的能够跟他在一起生活,还能够被接受的就是他的学生安斯康,她后来也是他的几本遗著的编者,因为安斯康从来不跟他计较,也从来不过分宣传他的哲学,所以他觉得安斯康比较靠谱。最后去世的时候也是在安斯康的家里,安斯康跟他的丈夫一块儿照顾他,并且请了自己的家庭医生来照顾维特根斯坦。 

 

维特根斯坦最后去世的时候那一句话让人匪夷所思,他说,请告诉他们,我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人生。当他这句话出来以后大家很奇怪说,他还美好?为什么会美好?虽然他的哲学影响很大,但他个人生活是非常落魄的,但是这个事情对于他来说真的不重要。他在早年的时候把自己继承的遗产分给了自己的家人,并且还资助了比较落魄的诗人――青年诗人里尔克,到了晚年的时候,他基本上靠一点点退休金生活,因为他到1945年算是退出教职了,但是能够从剑桥拿到一些生活费,有时候朋友也接济他。所以他自己的生活是非常的简单,也没有特别高的追求,但他对于思想上的要求,对于哲学上的要求却是非常高的,他是一个完美的理想主义者,普通人真的达不到这一点。他给他的姐姐设计过房子,自己也做过一些小小的雕塑,设计过一些小小的工艺品,这些东西都是做到极致,精巧到极致,这是他追求的目标,所有的东西一定要做到最好,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他的这种思想观念,主要还是来自于早年家庭的教育和熏陶,因为他出生于一个很高贵的家庭,家庭成员具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和人文关怀,他的父亲很有钱,每天来的基本上都是有很高的思想跟学术的地位的社会名流,在这样的环境中被培养出来,他会要求自己也应当像那样。他在当小学教师的时候跟学生家长经常闹别扭,因为都是农村的家庭,家长基本上都是当地农民,他认为农民一般都比较纯朴简单,所以跟农民打交道没有问题,结果没想到当他去教孩子的时候并不是这样。他对孩子有极高的要求,如果完不成任务会打手板,家长不干了,认为你完全没有必要去惩罚,孩子做不好你好好跟孩子讲,维特根斯坦认为不惩罚他记不住,因为小学生刚开始上一二年级,你跟他讲道理他不会记住的,只有通过身体的惩罚他才能够记住。那些家长就把他告到法院,经过法庭开庭经过审理,最后双方和解。但是从此他也认识到了当地人并不是他想象的那么淳朴,那么可爱,所以他跟当地人一直搞不好关系,包括他周围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的那种清高和完美主义导致的结果,他一直认为别人做的没有那么好,所以他一直就觉得自己跟他们有距离,这样一种心态导致他在周围很难有一个真心的,可以长久交往的一个朋友,这完全归咎于他的这种完满的理想主义,这就是他的生活。

 

读书人简介: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

读书人简介: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