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部曲•骄阳 《幸存者》2

http://video.dushuren123.com/lecture1534317843.mp4

陆天明
查看全部 内容介绍:
收起 内容介绍:

 

 

 

本书以几个有理想的、有主义支撑的知青为主角,写他们的坎坷、奋斗,写他们的经历以及他们的父辈和他们儿子一代,三代人在这40年中的沉浮,人性、人心和精神上的升华

 

 

采访者:陆老师能不能帮我们介绍一下,您这第一部《幸存者》里面大致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陆天明:当然。这个故事,因为30多万字很难用几句话讲清楚。还是回到刚才讲的问题。我讲了,以几个有理想的、有主义支撑的几个知青为主角,写他们的坎坷、写他们的奋斗、写他们的经历以及他们的父辈和他们儿子一代,三代人在这40年中的沉浮,人性、人心和精神上的升华。主要是讲这么一个故事。

 

采访者:这个小说里面,因为写的都是知青在新疆的一种生活,您个人的经历是不是有一些投射的影子在里面?

 

 陆天明:这么说吧,我不愿意局限在某一个省市,因为它毕竟是小说。也写了一些当代现实生活。宽泛的说我写的是大西北,是我们这一代人无论在大西北或者在东北所经历的青春岁月。这是我写的十部长篇小说里面仅有的第二部,把我自己的经历、我们这一代人的经历写进小说的作品。可以说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血肉熔铸的一部作品。可以找到我和我们这一代人生存的痕迹和影子。很多细节和情节应该说是真实的,曾经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和我们这一代人身上。

 

 采访者:回到知青这个话题,您书里的写的那几个主角都是上海知青,在这个群体里上海知青有什么特点?跟其他城市的知青相比,他们有什么不同?

 

 陆天明:应该这么说,我用王安忆一句话,当然这句话很伤害其他的城市。王安忆说中国真正的城市只有上海。这句话不是很客观。上海它有一个特殊点,它接触外面的文明、文化比较早。融合在上海这么一个过去的十里洋场,生活环境、文化程度、文明程度在整个中国来说,不能说唯一,但是开化比较早的。所以,生活在、诞生在、成长在这样一个带有明显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别是半洋化的大城市中的孩子和知识青年,有志于到火焰山脚下去种地、去革命、去参与改造中国的这场伟大的运动,我认为应该比任何城市的知青都要艰难得多。因为面临着他要让当年上海的家长们允许这些孩子走到大西北去做一辈子农民,去和农民相结合,一生在那儿扎根,所经历的一切不是一般城市的孩子都能想象到的。但是,这是一种典型,也不是唯一。这个话题展开讲,要讲三天三夜。所以我说这一代人的奉献是值得回顾的。而且其中包含的很多精神品质,我认为可以说是共和国的一个骄傲。他作为民族精神的保护之一、一部分,将来也应该值得回顾,这也是我写这部小说的一个初衷。我有责任把它表现出来、记载下来。

 

采访者:小说里面写了很多年轻人,有三个是主要的人物,这三个人物里您最喜欢哪一个人物?为什么呢?

 

 陆天明:说到这里,当然,首先我说三个人物都是很重要的,谈不上我最喜欢谁,都是我的孩子。其中特别要提到谢平。谢平这个名字在我第一部知青小说《桑那高地的太阳》 里面已经用过了。为什么我要再用这个名字来做我这部小说的主角之一的名字呢?我希望把谢平这个名字写成那一代年轻人的典型。而且我在后两部里面或者如果我有可能还写其他小说的话,我继续用谢平这个名字来写某一种青年典型。中国曾经有过这样一种青年,曾经有过这样一种人,他们是理想主义者,他们愿意为国家的未来牺牲自己的一切。要让中国后来的年轻人相信中国有过这样一种人,他不只是虚幻的,不只是说说而已,不只是理论上的,而是实实在在生存过,实实在在付出过。所以我后来说过,我希望破开这些文字,应有血流出来,这个意思就是这样。有过这样一群理想主义的青年人用他们的鲜血,就是鲁迅说的,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那一代,革命先烈那一代这样活过。而这几十年,也仍然有这样一代年轻人曾经这样活过,他们用自己的血来报效自己的祖国,用生命来报效祖国。这就是我为什么要继续用谢平,要把谢平这个名字、这一类人写成中国青年的曾经有过的一种典型。所以,如果一定要说我对这三个人里面某一个人特别有感情,那么就是谢平。因为我对这一种青年人的典型特别寄托以我的情感和希望,我们也这么都活过了。

 

读书人简介: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

读书人简介: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