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古汉语》

李志超
查看全部 内容介绍:
收起 内容介绍:
Title


《科技古汉语》这部书也可以说是《易道主义》的文字诠释,但是它更多是科技史实际的命题。这些古汉字它是经历了一个有内在逻辑的发展过程,它代表中国古典文化很多的东西。古汉字训诂来帮助断代工程、古仪器复原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作用


《科技古汉语》这部书也可以说是《易道主义》的文字诠释,但是它更多是科技史实际的命题。这些古汉字它是经历了一个有内在逻辑的发展过程,它代表中国古典文化很多的东西。它有它的优点,这个我就不细说了。其中比如说开头具体实例里头讲武王伐纣、夏仲康日食这个天文事件。曾经在上世纪末,我们有过一个科研项目,叫做“夏商周断代”。

“夏商周断代”无果而终,最后说是宣布了一个结果,宣布科研的根据。科学根据是什么,说不清楚。就是大家规定了,规定如此,以后出书什么的你就用这个数,公元前1046年,其实不对。那么我是根据什么讨论这个问题呢?就是有几个汉字,在古文献里头没搞清楚它的意思。比如说星辰,“昨夜星辰昨夜风”,“星辰”两个字它的来源是什么?你不讲来源,你就闹不清楚在武王伐纣的这个资料里头出现的这两个字的意义。星原来是指金星,在这儿是指金星,辰是水星。那么到了汉朝刘歆,就是王莽时期学者,他讲这段资料的时候他搞错了。星变成了水星,辰是另外一个意思。按《左传》的意思是日月相会,这样一来这个文章念不通了。

一直到几年前我们“夏商周断代工程”做科研的上千名学者在那研究,也没注意到这件事。其实刘歆错了,星是金星,他弄成水星了,你到天文里头去算,怎么算得出来呢?所以就不了了之了。星按甲骨文或者金文判断,不可能是水星。那是什么?就是金星。辰在古典天文学,从秦始皇时代开始就已经有记录,辰是水星。怎么能说成别的呢?那么辰为什么是水星?这个我做了研究。郭沫若做了考证,辰原来是农字的初始的形态,后来农字上面加了两个木,林,或者加个曲线的曲,底下加的辰。这个叫農。原来就是辰。所以辰为什么叫做水星呢?因为水星看得到的时间都在地平线上头,一点点,不高,很亮,但是很少看见。那就象征着什么呢?像一个勤于农事的农夫,起早贪黑干活呢,所以水星就叫辰。

当时这个星字是不用的,辰就是水星,金星就是星,就管这一个叫星。后来这个星字推广用于五大行星,都叫星了。再后来才推广了,全部天上的恒星也叫星了。所以到《论语》的时候说到,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那个星和辰都已经泛化了。这个字它的原始出处的考证,武王伐纣的时候是原始意义。按这个考证再重新去推算,用计算机软件来算,算出来的东西,跟后来其它字完全一致,这就解决了。公元前1045年,那个时代的历法,刚好现在说的除夕12月30日,就是冬至,历法的变迁也看出来了。

那么武王伐纣的时间解决了之后,过了两年我生病住医院。我说干点事吧,就把笔记本计算机拿来,我那里存着有四库全书的东西。把夏仲康日食翻出来,巡检资料。这就发现了,那里头说“辰不集于房”,头一个字就是辰字。辰如果不是水星这也说不通,这个辰是原来的那个农夫的意思,是人,不是天体,按这句话理解,整个的上软件也就通了。公元前1999年4月,应该是阳历6月。夏商周断代,夏仲康是五年还是元年说不太清楚。四千前年前的事情,差5年也就算不了什么了。

那么“夏商周断代”,夏商周基本上有两个点,把它定准了。这是一个典型的运用汉字,古汉字训诂来解决问题的一个例子。这样的例子在近代古仪器复原方面用的很要紧。有些个字的设计者、制作人他用了自创的字。对这些自创字你怎么理解它,这里头还得推测、分析,看它整个全文和前后资料也是不太容易的事情。

比如说宋代,北宋的苏颂造水运仪象台,它有关键部件叫铁鹤膝。天上飞的鹤它的膝盖是代表大腿,整个鹤腿。铁鹤膝是它里头一个零件,这个零件是关键零件,但是他没讲。是什么形状,图上有,但是他没指明那个就是铁鹤膝。而且旁边还有其它零件混在一块,看不清楚。但是明确有这三个字,它的作用也清楚。但是光看图、看文都看不懂。以至于说像宋代的朱熹解说过,朱熹因为宋高宗到了杭州,他稳定下来了,他想恢复这件仪器。但是找了多少专家来讨论,文史的讨论,不懂,恢复不出来。朱熹也参与过这事,也读这部书,那个书很完整的保存到现在,有很多图。那么其中他就说了,指着铁鹤膝这件事情,这一定是有技术秘密。作者不愿意告诉别人,所以我们现在看不到。

因为金兵把这个仪器整个拆了,这仪器有十几米高,一个大建筑,整个拆了运回到现在的北京。我的分析是:现在找这个地方重新搭建,估计就是现在北京国科大那个院里,那个位置上。根据其它资料分析,复原不出来。因为我猜测当时金兵进城的时候的主管人,或者是个制作人、总工程师,也许还活着,大概80多岁了。把那个要害的部分拆走了,他回去当然复原不出来,很有趣的一件事。

2010年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的孙晓淳副所长把我叫了去。他得到一个项目,要恢复这个东西。我在会上讲,这里头的铁鹤膝,前人谁也没搞懂。到现在恢复他的,像王振铎,像日本的那个精工舍公司,他们的理解都不对。

这个东西我在2010年的时候十二月底我去的,给他们讲清楚。然后在那搞到第二年三月中,给他们讲解,开始实验动工。进行到年末,说是有一个天文学史会,国际天文学史会,在北京召开。在会上展出了,能运行,转了不到一个小时卡住了。为什么?精度不够。本来我们也允许用现代加工和材料制作某些不要紧的零件,要紧的部分你还得按它原来的样子做。结果还发生了,就是大家分开做,有的重要部件完全做错了。那么再恢复来不及了,不得不凑合它错误的部件改设计来做。所以做出来东西是三分之一模型,也还能转到一个小时,那就证明这原理是对的。这里头有简单的介绍,也算是对许多的铁鹤膝这个词以及其它的一些专用的词的解释,这就牵扯到晚近的古汉语了。牵扯到侯风地动仪、司南这些古器物的复原,我们也是要通过古代汉语这一关。古代汉语不仅仅是从甲骨文、金文、篆体、隶书、楷书一直到晚晋宋元明清有些发音问题也得懂。

读书人简介: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

读书人简介: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