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改革与革命》(中)

迟云飞
查看全部 内容介绍:
收起 内容介绍:

 

 

 

一个政权的灭亡是有很多非常复杂的原因的,并不是说它改革了,往好处走,社会矛盾就消弭了,政权就稳固了,不是这样的。有的时候,反而是改革在进行中的时候,社会矛盾反而会加剧,一招不慎就可能导致出现大的问题。

 

 

也许有的朋友会有些疑问,说你讲晚清最后十年的清政府实行了这么多改革措施,它的力度、深度、广度,这么大这么深,甚至远远超过了戊戌变法,为什么进行了十年清政府就灭亡了呢?

 

我要告诉大家,一个政权的灭亡是有很多非常复杂的原因的,并不是说它改革了,往好处走,那个社会矛盾就消弭了,它这个政权就稳固了,不是这样的。有的时候,反而是改革在进行中的时候,社会矛盾反而会加剧,一招不慎就可能导致出现大的问题。我们打个比方说,这个改革就好像杂技艺人走钢丝,大家都看过走钢丝吧,你左不行右也不行,偏一点这个杂技就可能失败,杂技艺人就可能摔下来。

 

但是问题是杂技艺人在正式表演之前,他可以经过无数次的练习,但是改革没有。没有人说政府的改革,我先叫你到一个什么地方,你去练习练习演习演习,然后取得了经验教训以后,你再来进行改革吧,没有。历史不会有这样的机会。那我要告诉大家,清政府的改革晚了,把最好的机会失去了。我刚开始不是说嘛,如果鸦片战争之后马上改革,我认为,这是我认为,它存续的机会,我想至少是80%以上。也许现在我们还是清王朝。

 

但是已经是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度的清王朝,实行法制的清王朝。但是我刚才说了,鸦片战争以后它没有进行改革,而是二十年以后才开始。如果1860年代以后的洋务运动,或者叫自强新政的改革能够全方位的深入的进行下去,就像日本的明治维新那样,清政府延续下去的机会应该有60% 或者50%以上。

 

到了1895年以后,也就是维新运动时期,如果维新运动戊戌变法能够推行下去,不至于被保守派打败的话,我想,清政府延续下去的机会还会有40%50%以上。可是到义和团事件、八国联军侵华事件,我们有时候称之为庚子事变以后,清政府再延续下去的机会我觉得只有20%了。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是社会稳定,同时官僚队伍能干有效率,并且有雄才大略的领导人,比如说汉武帝、唐太宗,或者像清朝初的康熙大帝那样的人物才能起死回生。那么在1901年开始改革时间又晚了,又没有一个合格的像样的领导人和一个好的官僚队伍,所以延续的机会也就很渺茫。

 

慈禧太后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她是什么样的领导人?1900年以后她已经是60多岁的老太太了,虽然经过庚子事变的打击,她有了一些醒悟,知道中国要追随世界的潮流。但是毕竟她是60多岁的老人了,20来岁就一直生活在深宫中,对外面的事情了解的有限,世界知识有限。而那时候60多岁,我想相当于现在大概80多岁的人了,她的进取能力和进取心和精力都有限。,她在1908年就去世了。

 

慈禧太后还好,她虽然对世事对世界的事情不是十分了解,但是她毕竟是一个能够控制政治局面的人,她能够牢牢的把握权力。1908年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都去世以后,清政府变成了一个几乎没有权力核心的这么一个境况。

 

因为接替她的是摄政王载沣,皇帝溥仪年纪很小很小,3岁小儿继位。他的父亲载沣摄政,载沣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他即使不算纨绔子弟,但是从小生长在王府中,没有经过历练,没有经过艰苦生活的锻炼,对社会的动向,民众的疾苦,社会的变化他都缺少了解,比他的祖先比如说努尔哈赤、皇太极、康熙大帝,那应该是不可同日而语。就在他的组织下,清政府可以说很多措施是一错再错。

 

他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在宣统3,成立所谓的责任内阁。他成立了什么样的责任内阁?当时人称皇族内阁。这个什么原因?就是政治和行政的改革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要不要让出一部分皇权,要不要把新兴的社会力量引进到政府机构来,扩大统治基础?载沣不懂得这些,不懂得社会已经变化了,他还是觉得权力要控制在我们这些人手里,我只要抓住了军权就可以保证皇权,也保证政权的巩固,他不知道军队和人心都是可以变的。

 

所以武昌起义振臂一呼,全国从官员到精英几乎没有多少人支持清政府。比如说我们比较一下太平天国造反的时候,太平天国造反的时候,很多个省的总督巡抚、地方官员,当太平军来到的时候,死命的抵抗太平军抵抗不过,或者阵亡了或者自杀,那个自杀不能叫殉国,而是殉清,殉大清。可是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以后,没有几个地方官员认真的抵抗,包括满洲官员都不认真抵抗。所以武昌起义爆发以后,只用了几个月大清王朝就灭亡了。

 

当新政改革深入下去以后,进行了一段时间以后,对社会引发了重大的深刻的变化。一个是社会结构的变化,一个是社会思潮的变化。我这里重点说一下,我曾经研究过讨论过的社会结构的变化。大家知道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我们一般叫做士、农、工、商。士就是读书人,主要其实是学习八股的学问,或者是读中国传统经典准备考科举这是士。或者中了科举或者当过官员,然后回到自己的本乡本土,是一些著名的或者在地方有影响的人士在当时也叫绅士。

 

农、工、商这个大家比较容易理解。随着新政的推行,随着新教育的开展和留学运动,特别是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这个社会结构就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科举制的废除,传统的绅士具有的社会地位,因为他们的地位是因为科举制度而来的,因为他们中了科举,至少要有秀才、举人、进士,至少要有秀才以上的公民才有这种社会地位。

 

那科举制既然废除了,他们的社会地位,用今天通俗的话来讲也就不值钱了。但是在他们这个阶层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之前,他们还辉煌过一段时间。这就是其中一部分的传统的社会精英,也就是这些中了科举的士人,或者叫绅士们,1900年以后也有一个转向。转向什么呢?就是他们其中的部分人,看到世界大势是这样,中国要迎合世界的潮流才能自存,所以他们有些人也努力的参与,甚至领导新政改革。

 

比如在地方上热心的办学校,把自己家的房子腾出来办学校,把自己家的钱财用来办学,办新式工厂、新式企业等等,这些和新政新的东西有关的内容。有的人有了科举的功名,但是还去新学堂学习,甚至有的人中了进士还出去留学。这样他们也获得了一部分的新知识,自己的性格取向、政治理念有了一定的变化。

 

19051906年以后,这些有变化的人参与到促进推动清政府立宪的过程中来,所以历史上、史学上把他们叫做立宪派。这个立宪派实际后面的人我把他们叫做新绅士,或者叫新型绅士。这些新型绅士要求清政府尽快的实行立宪,尽快的开国会颁布正式的宪法实行君主立宪。

 

这背后的潜台词由于什么呢?他们认为特别是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去世以后,这些清政府的高官,特别是核心层的一些官员一些纨绔子弟,少壮亲贵,他们认为依靠这些人救不了国家。这些人不但不明了世界大事,甚至国内的情况、民生的疾苦都不了解,依赖他们治理不了国家,更没有办法带领国家走出危难。

 

那立宪派人士是什么呢?用我们一句古话,“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就说只有他们这些立宪派人,既有旧知识在地方上有威望、有能力,又有一定程度的新的知识,他们才能领导国家才能带领国家,带领我们的民族走出危亡走向强盛。怎么办?他们认为就是开国会。通过国会的途径,由民间选举,当然当时不是完全的普选,选举他们这些人成为国会议员领导国。,然后从国会的多数党里面,简单说由国会产生内阁,由内阁或者叫责任内阁来领导国家。

 

皇帝是一个虚衔的国家和民族的象征,但是不负责实际的政务,就像英国那样。所以立宪派人很有意思的,他们说事的时候,跟清政府说你只有立宪才能挽救国家危亡的时候,他们会举德国的、日本的、英国的共同的例子,特别是日本和德国,因为是后起的国家,举这个例子。但是他们真正想要的实际上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或者叫立宪君主制。

 

为什么?英国大家都知道是国会和内阁真正的领导国家,英国的国王只是国家和民族的象征,不处理实际政务。但是日本这个模式就是天皇有实际的权力,而且权力还非常之大。可是清政府这边,认为英国这个模式不妥,这样是大权旁落了,所以一定要学习日本的模式,皇帝一定要掌握大权。在宣统朝也就是摄政王掌握大权,这个大权不敢旁落。

 

这样,立宪派人士和清政府就发生了剧烈的冲突。这个冲突立宪派人士在1910年前后,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国会请愿,一次比一次规模大,一次比一次参加的人士多,甚至动员了社会底层的人士有几十万人签名,现在有的签名还保存在清宫档案里面。但是清政府前两次都拒绝了。第三次,这回又有各个地方主要的官员,也就是18个省的将军总督巡抚联名上书,要求清政府马上召集国会,马上设立责任内阁。

 

清政府这回作出了一定的让步,这个让步就是提前于宣统5(1913),召集国会颁布宪法实行君主立宪。但是这样多数立宪派人并不满意,比如说梁启超,流亡海外的维新变法的领导人,这个时候成为立宪派理论鼓吹的主要思想家。梁启超就说,我可以断定历史上不会有宣统五年这么一个名词,他的意思是什么?到宣统五年大清朝就没了。这是立宪派人和清政府的冲突。

 

所以第三次国会请愿之后,立宪派人其中一部分激进的就打算和革命党联合了,共同发动起义迫使清政府退出历史舞台,也有人试图跟革命党人联合,迫使清政府真正的颁布宪法成立国会。成立国会颁布宪法设立像英国那样的比较完全的立宪君主制度,这是立宪派人士。

 

所以到革命爆发的时候,立宪派人士大多就直接的倾向革命,并且和革命党合流了,并且动员很多省地方官顺从革命。立宪派人因为有传统绅士的背景,所以在社会上影响非常大,他们不是革命的发动者,但是革命一旦发动了,立宪派人的向背对社会的影响非常大。所以立宪派人和清政府的决裂,对清政府的命运影响是非常之大。

 

那么在晚清最后的阶段还产生了一个新的阶层,这个阶层是传统社会所没有的,就是新兴知识分子阶层。就是在新式的教育和留学运动中产生了大批的,学习新的科学技术和现代政治经济,外国情况新知识的新知识分子。刚才说的立宪派大多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补充一下是那个年代的中年人,这些人有社会地位家产比较丰富。

 

然后这些新知识人,留学和新教育产生的新知识人,大多是20岁上下,他们受新的社会思潮的刺激,受国外新思想刺激比较浓厚,所以他们产生强烈的民族思想。他们其中有些人认为清朝满族人是外族入主了我们的国家,正是因为他们领导中国,才造成中国积弱不振的情况。如果满族人这些爱新觉罗家的纨绔子弟,这些昏庸的大臣继续领导国家,我们国家肯定会灭亡。如果要挽救国家挽救民族危亡,必须推翻清政府。

 

所以这些人组成了同盟会,或者叫革命党,他们一定要推翻清王朝。他们的最高领导人就是孙中山还有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章太炎等等人,这些人完全以推翻清王朝为目的。正是他们这些人在191110月发动了武昌起义。这些人虽然人数不是特别多,在社会上的影响和地位不如立宪派人士,但是这些人熟悉新的社会政治运动的运作模式,年轻人有理想、有激情、有牺牲精神,前仆后继,一波牺牲了另一波再起来。所以革命就是在他们的努力下发动起来。

 

但革命发动起来以后,革命党和我刚才说的立宪派就合流了,共同推动革命,不单这样,在清政府改革的过程中,清政府中的一些开明的官员,地方官员,特别是一些汉族官员和清政府最高统治者也产生了巨大的矛盾,这个矛盾是这样引起的。一部分是这些开明的官员主张尽快的立宪,清政府拖沓尤其在皇权上这二字上不愿意放,就这样一些官员不满意。一些官员认为清政府的少壮新贵们排斥汉族,尤其是排斥像袁世凯这样的汉族,所以他们非常不满。

 

这里我就再说一下袁世凯, 现在我们大家知道,袁世凯可能是后来的帝制祸首,搞帝制没成后来病死了。但是袁世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在晚清的时候在各个省官员中搞新政改革,最有影响,措施最得力的,最有成就的一个是直隶总督袁世凯,一个是湖广总督张之洞。

 

张之洞领导的湖北和袁世凯领导的直隶,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无论在新教育、司法改革、实业改革,还是地方自治等等改革上,袁世凯都是走在前面。当时新政各个省有两个事情是按照这两个省。新教育改革往往是按照湖北的模式,也就是张之洞领导的模式;军事改革是按照袁世凯在直隶改革的模式,或者换句话说袁世凯在军事改革上最突出。

 

袁世凯通过新政改革,包括军事改革、实业改革、教育改革等等,他建立了以他为中心的一个庞大的政治军事集团。这个集团在晚清主张改革,主张推进改革主张实行立宪。但是他这个改革也有袁世凯自己切身利益的考虑。但是到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在1908年去世以后,摄政王载沣和一些少壮亲贵们,他们觉得他们没有能力控制袁世凯和袁世凯集团,而且他们觉得袁世凯尾大不掉,袁世凯有野心,于是他们在1909年罢免了袁世凯,罢免他们又不敢公开罢免,借口袁世凯脚有毛病,当时的话叫足疾罢免袁世凯。

 

袁世凯于是回到河南故乡去了,袁世凯虽然罢免了,但是袁世凯的政治势力还在,在军队里,在各级政府里都有袁世凯的人,他们不可能一下把袁世凯的势力清除。所以到1911年武昌起义以后,为了镇压起义,清政府无论在军事上、政治上,得力的人没有,所以不得不起用了袁世凯。可是袁世凯这回就不像以前的曾国藩、李鸿章一样,完全为清朝政府卖命了。

 

    所以袁世凯用现在的语言玩笑的说,就和革命党勾勾搭搭了,某种意义上是和革命党联结起来,所以推翻清政府是革命党、立宪派、袁世凯这三派共同合力的结果。反观清政府就没有几个人还真正的死力的为他卖命,所以清政府最后就不得不退位了。

读书人简介: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

读书人简介: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