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作为一个政治家,作为一个革命家,他对于纯粹哲学的认识论和知识论问题不会有多大的兴趣,他的理论工作和思想都是服务于他的革命事业的。
今年就是201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全国政协常委会已经作出决定,隆重纪念孙中山先生,所以我们今天这个讲题等于是对孙中山先生的一次纪念。
孙中山先生的作品有很多,平生代表作有两部,大陆版的《孙中山全集》、台湾版的《国父全集》。大陆版的《孙中山全集》有十一卷,台湾版的《国父全集》有六卷,但是概括起来孙中山的基本著作有两部,一部叫做《建国方略》,他写作时间是1917年至1919年;另外一部是《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不是写下来的,而是讲出来的,由别人记录整理,形成发表于1924年。我们今天不讲《三民主义》,主要讲他的《建国方略》。因为一提到孙中山先生大家都知道他的三民主义,但是他的建国方略是什么,可能很多人不是很清楚。
首先我们要说一下《建国方略》和《三民主义》这两本书之间的关系,这就涉及到主义和方略的关系,还有就是革命和建国的关系。主义就是根本主张,一个意识形态,方略就是实施方案,一个行动纲领。这是它们之间的关系。
那么三民主义我们可以这么说,它是革命的意识形态,民主共和革命的意识形态,概括的说民族主义是民族革命的意识形态,民权主义是政治革命的意识形态,民生主义是社会革命的意识形态,这三种革命我们可以称为革命的1.0版、2.0版、3.0版。如果再加上一个文化革命,就是革命的4.0版。但是孙中山先生是不主张文化革命的,这点我在这里稍微提一下。
另外就是《建国方略》,我们说革命和建国或者说革命和建设之间,简单的说就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革命不是为了破坏而是为了建设,所以这就是《建国方略》和《三民主义》之间的关系。
《建国方略》也包括三个部分:就是心理建设、物质建设和社会建设。孙中山先生曾经有过一个比较庞大的写作计划就是“建国计划”。这个“建国计划”是这么构成的,首先就是《建国方略》一书。这本书已经完成了,其中包括我们讲的这三册:《心理建设》、《物质建设》、《社会建设》。
另外就是《国家建设》这本书,《国家建设》也可以叫做《政治建设》,它包括八册。已经完成的,通过演讲结集的就是《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另外还有五册没有完成或者没有全部完成,包括:《五权宪法》、《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外交政策》、《国防计划》。这些就构成了孙中山准备写作的“建国计划”。所以,我们为什么称孙中山为“国父”?这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他是为中国现代国家奠基的一个人物,不仅从实践上奠基,而且从理论上奠基。
那么《建国方略》和《三民主义》是什么关系呢?简单的说可以是相互涵括的关系。就是《三民主义》可以涵括《建国方略》,《建国方略》也可以涵括《三民主义》。《建国方略》的每一部分可以说都是《三民主义》的一个补充,比如说《物质建设》补充的是《民生主义》;《社会建设》补充的是《民权主义》;《心理建设》应该说是整个《三民主义》的一个补充。
那么《建国方略》也涵括《三民主义》这个刚才我们讲过了,整个《三民主义》是在《建国方略》之中的,它是属于四大建设之一,就是心理建设、物质建设、社会建设再加上一个国家建设。国家建设或者叫做政治建设,首先就有三民主义。然后还有五权宪法、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外交政策、国防计划。
所以今天我们讲五个文明建设,孙中山已经提到了四个文明建设,除了生态文明建设。因为当时的历史条件,他不可能提出以外,其他的他都已经提出了。心理建设对应于我们现代的精神文明建设,物质建设对应于我们现代的物质文明建设,社会建设对应于我们社会文明建设,最后国家建设或者是政治建设对应于我们的政治文明建设,这就是《建国方略》和《三民主义》的关系。
下面我们来分别说一说《建国方略》的三个组成部分,首先第一部分就是“行易知难”与心理建设。孙中山他把“行易知难”这个学说命名为“孙文学说”,这说明他对这个学说是非常重视的,他以自己的姓名来命名,可见他是以之为荣耀的。
那下面我们就要讨论一下孙中山这个“孙文学说”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简单的说孙中山的“孙文学说”,就是这个“行易知难”,就是针对两个命题提出来的,一个命题是《尚书》。《尚书》有一个命题叫做“知之非艰,行之惟艰”;还有一个就是王阳明《传习录》的一个命题“知行合一”。
那么孙中山认为这两个命题都是错误的,他提出的一个相反的命题就是“行易知难”或者叫“知难行易”。“分知分行”还不是“知行合一”。所以孙中山他对这个命题作了一个讨论,他提出“不知,亦能行。能知,必能行”,首先是“能知,必能行”,然后是“不知,亦能行”,“有志竟成”,这就是孙中山提出的心理建设。
那么孙中山这个心理建设,以往是从一个哲学的认识论或者知识论的角度去讨论,所以有人就讨论孙中山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有人说他这个“行易知难”的命题就叫做“行先知后”,或者叫“因行而知”,那这样的话他就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如果相反是“先知后行”,“因知而行”,那他就是一个唯心主义者。
我觉得孙中山作为一个政治家,作为一个革命家,他对于纯粹哲学的认识论和知识论问题不会有多大的兴趣,他的理论工作,他的思想是服务于他的革命事业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从孙中山作为一个职业革命家的角度来讲,我觉得对于这个命题与其把它当做一个认识论和知识论的命题,不如把它当做一个政治哲学命题来讨论,可能更加切近孙中山的本意。
我想从一个分析的方法来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就说“行易知难”或者说“知难行易”吧。这个命题大家知道,这个命题是两个命题合成的,一个是“知难”,一个就是“行易”,合成一个“知难行易”。或者我们也可以说“知难行易”是一个分子命题,它包含了两个原子命题,一个原子命题是“知难”,第二个原子命题是“行易”。
所以下面我们首先讨论第一个原子命题“知难”是什么意思,“难”,我们知道有一个成语叫做“难能可贵”,为什么叫做“难能可贵”?就是它有稀缺性,这个稀缺性就决定了知识是有价值的,所以这个命题蕴含了一个知识价值论的一个思想萌芽。
孙中山在讲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讲了一个故事,他说有一家人自来水管坏了,请了一个工人修理自来水管,工人很快就修好了,要价五十块零四毛。这个主人就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五十块零四毛呢?这个工人就给他解释了四毛钱就是我劳力的价钱,五十块是我知识的价钱。
所以你看知识的价钱远远多于劳力的价钱,这其实就是知识价值论的意思。类似这样的例子,我们直到今天在讲到知识价值论的时候还会反复的例举它。所以可见孙中山先生早就具有某种知识价值论的思想。所以这是我讲的“知难”是什么意思。它蕴含着知识价值论的思想萌芽。
第二个原子命题就是“行易”。“行易”是什么意思?我们有一个成语叫做“革心易行”,就是说意志力、行动不是依靠知识而是依靠意志,所以叫做“有志竟成”,“能知必能行”,但是“不知亦能行”。这充分说明,行动不是依靠知识,而是依靠意志,所以孙中山就自述。他自己是什么呢?叫做“屡败屡起,百折不馁”。
我们知道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之前是十战十败,所以叫做“屡战屡败”,但同时也可以叫做“屡败屡战”。最后辛亥革命爆发了,他从国外回到国内,许多人去迎接他,指望他带一大笔巨款回国,孙中山就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我这次回国,没有带金钱,所带者精神而已。”这就是孙中山他的“行易”这个命题的意思。所以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一下,“行易”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行动意志论。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