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人类从那无尽的宇宙中,看到了自己的渺小,可内心的充盈与丰富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伟大。“自我”只是苍茫中的一只蜉蝣,它孤单,弱小,受制于物理世界的羁绊;可“自我”又是静谧中一束明亮的光,它能极致成一种信仰,也能穿透黑暗,带着羁绊的镣铐轻盈地飞舞
大家好,这是从哲学的角度来读这本书。这本书的思维方法是哲学的,这毫无疑问。我们首先要讲霍金,霍金讲哲学已死。他写的宇宙论那本书(《大设计》)中,也不是乱讲,为什么?因为从自然科学的进展来看,进展是非常的快,就是我们对宇宙的了解是从我们身边了解起,但是到头来,我们已经能了解到宇宙大爆炸开始,而且能了解到我们的分子、原子,下面到夸克
,夸克下面再到超弦等等。所以说,可以很微观,也可以很宏观,我们对它了解是非常的深。这给我们一个感觉,我们对宇宙了解那么透彻了,而且我们都知道它是用物理方程控制的,而我们人又是用分子、原子组成的,都在物理学的描述之内,所以把物理搞清楚了,其他的就不用讲了。当然,这背后就是所谓的物理主义或者是计算主义,就觉得这个世界就是这么走的,所以霍金会来宣称哲学已死。
我是不同意他这个的。我们整本书就是要颠覆他这个。虽然我们人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但是我们人因为有“我”的意识,一旦你产生了“我”的意识,那它已经跳出了物理的范畴,正是因为有这个,我们才需要哲学,哲学并没有死。哲学的话,我们可以回到轴心时代,这里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我们书里是能够给出一个答案的。轴心时代是很神奇的,比如以色列,有摩西或者他后来的先知,跟上帝,中国的话,有孔子,还有老子,古希腊有柏拉图,印度有释迦摩尼。很神奇的是都发生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之间,而且都在北纬30度,就是北纬25到35度之间,就是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非常狭窄的一个区间,那为什么会这样发生?我们这本书解答了所谓的共时性问题,当然它应该有一个自然主义的解释,而不是用外星人来了或者是上帝,或者神助了。
哲学的话,我们这本书可以说涵盖了以前的所有的哲学的内容。叶秀山先生在《开放时代》上发的文章,论哲学的“创造性”,他是这么来梳理的,文艺复兴之后到现在的一个哲学的进程,特别强调“创造性”,我们这些观念、我们这些东西哪里来的?我们创造出来的这些东西怎么来的?因为刚才讲了,在霍金他们物理主义看来,这些东西都是物理的结果,但是我们哲学上的创造的确是有新的东西出来,那它们是怎么来的?细节不讲了,我们把文明梳理一下,这里我特意把玛雅文明放在这里,玛雅文明基本上是彻底消亡,它的内容是不可能吸纳进我们现在的文明里。其他的,比如说印度文明、两河文明、中国文明等都在演化,都在互相交叉、互相吸收。比如说中国,陆王心学就可能就吸收了释迦牟尼的佛学里的一些东西,那当然,道家的东西也会有所吸收。我们这本书实际上是把这些东西都归纳在认知坎陷定律的这个框架之内,所以大家真是对哲学有研究的话,我相信这本书是能提供一个开脑洞的一个方案。这里之所以能达到这个结论,那是我们从多个视角去看这个世界,它们虽然看起来很多的不同,这几大文明之间或者不同的宗教、不同的哲学流派之间很大的不同,但是到头来是可以用认知坎陷来把它解释清楚,这是我们这本书可以达到的一个状态。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回答哲学已死的那个问题。就是说我们这个原子世界,即使原子世界是有限的,我们的坎陷世界仍然可以无限。坎陷世界上会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主动,而且坎陷世界之中的各个主体之间会互相博弈。原子世界的电子、原子之间它不是博弈的关系,而是一个按照物理方程朝前走、演化的关系。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话,已经在非常强有力改变着这个世界。我们能做出AlphaGo来、芯片、航天飞机、三峡大坝,这些东西实际上是在改变我们这个宇宙的,虽然这些东西都满足物理方程本身,但是我们是创造了新的形式出来,而且这些新的形式,未来会更深刻的改变这个世界。
我们现在要讨论的问题是,我们到底要走向何方?我们要把这个世界改成什么样子?这个地球是圆的,是不是说意味着我们以后要把地球修成方的呢?修成一个八面体、十六面体或者是六十面体?这是不同的答案,我们能不能达成共识,并带领足够多的人走下去?我们能不能做出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机器?假如能做出这样的机器来,它们最终进化成什么样子?它是具有佛性的?圣人性质的?还是类似于上帝的?甚至是类似于魔鬼的?这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这是物理学不能回答的问题,这需要哲学、伦理学具体来回答。所以,从哲学视角去读这本书,是有这么一些问题的,而且书里提供了答案。谢谢大家!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