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天书——山海经》(2)

http://dushuren123.com/lecture-219392139.mp4

刘宗迪
查看全部 内容介绍:
收起 内容介绍:

 

 

 

《山经》一方面记述体例清晰,就像我们现代的一个地理普查报告。另一方面它又记载大量稀奇古怪的东西。这非常自我矛盾。作为一个研究者,只有确定这本是什么书,它里面记载的是什么东西,它的用意何在,才能下一个比较可靠的结论。

 

 

我们知道《山海经》分为《山经》和《海经》。实际上是截然不同的两部分。《山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按东西南北中五方来依次叙述,每一方都有什么山,这个山里面都有什么东西,这是第一部分――《山经》。第二部分《海经》主要讲什么?讲中国海外,就是四海、大荒或者四荒,都有什么国家,这些国家人的长像什么样子。

 

我们先看它的第一部分,讲山的《山经》。《山经》书中的原题称为《五藏山经》,实际上就是讲五方矿藏的《山经》。它第一篇叫《南山经》。它是按南西北东中的顺序叙述的。

 

《南山经》第一段这样说的,“南山经之首曰䧿山,(其)首曰招摇之山”。南方的第一座山䧿山,是总名,这一排上第一座山叫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 ,它靠近西海,在讲方位。 “多桂”,这个山上长满了桂树,就是咱们现在南方那种桂树。“多金玉”,就是这个山上产金产玉。它接着说“有草焉,其状如韭”,这山有一种草,形状像韭菜一样,就是我们现在吃的韭菜。“其状如韭而青华,”开青色的花朵。“其名曰祝馀”,这个草的名称在当地称为祝馀。“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馀,”这就是对这座山上的一种草作的描述。接着说“食之不饥”,这种草吃了可以不饿。古人生活水平低,可能常挨饿,不像我们现在,都要节食减肥。古人最怕挨饿。

 

这是介绍一种草,接着介绍一种树。这个山上长一种树,“有木焉,其状如�b而黑理,”这个树的形状像�b树。“毂树”是一种树的名称。“其状如�b而黑理”,它的木纹是黑颜色的。实际上现在�b树司空见惯,在北京都有。�b树又称为构树,它叶子很大,开花很漂亮。花朵呈球状。构树在古代很多,树皮可以造纸。

 

“其华四照”,这句是对它开花的描述。我们从字面看,“照”是东方照耀的照,就是说这个树开的花光芒四射。这好像非常怪,这个树好像非常神秘,是个神树。但是它说“其华四照”,大概讲的什么意思?你要是看到构树开花你就知道为什么叫“四照”。因为构树花是球状,我们知道球状花絮向四面呈放射状,所以就像光向四面照耀一样。所以说“其华四照”。

 

“其名曰迷�b” ,这个树的名称叫迷�b,迷是迷路的迷。这种树可能是构书的一个品种而已,当地把它称为迷�b。它说“佩之不迷”,可能把这树的叶子或者树皮佩戴在身上就不会迷失方向,不会迷路。因为这个的名称叫迷�b,我佩它的花朵或者树叶,就不会迷路。这是它讲这个树。

 

它接着又说,“有兽焉,”说这个山上生活一种野兽。“其状如禺而白耳”,这个兽的身体体型跟猿猴差不多,长着白耳朵。实际上可能就是猴子,白耳猴。它说,“伏行人走”。“行”指慢走,“走”是指快跑。这个动物慢走的时候是四体着地,叫伏行。而它快跑的时候像人一样直立,大步的跑。这叫“伏行人走”。

 

“其名曰��酢保�它就是我们现在的猩猩。我们知道猩猩长得像猴子,它爬的时候比较慢,四腿着地。它真要急了,跑的时候就站起来,快步如风。“食之善走”,吃它的肉,人也会跑的很快。因为猩猩腿很长,跑的快。这实际上是古人的观念,就像中医有种观念叫吃什么补什么一样。

 

这是介绍一座山。它先对这个山的山名、方位做个概述,然后介绍它的资源、物产。接下来,它把这个山特有的草木或者动物做具体的记述。这是 《山海经》的第一篇。大家听我这样一讲,这《山海经》它根本不是讲神话、讲鬼怪、讲怪物。它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关于山川的物产记录。整个《山经》从头至尾记录了470多座山。它每一座山,都按照基本的、相似的一个格式、一个体例来记述。

 

这个山叫什么名称,这个山在什么地方,这个山上产什么东西,这个东西长什么样子,这个东西吃了可以治什么病。我们甚至可以把这本书做个表格:把每一栏用山名做名称;下面就可以依次把列的前面写上它的矿物、动物、植物。这个表格一出来就是这470座山的物产表。它的整个形式,就像我们现在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对中国全国各地山的自然物产做个考察。他们回来做个报告。实际上《山经》就是这样一部山川自然资源普查报告。从这本书的体例形式来看,就是这样

 

可能你听我说这本书,它这么科学,似乎就是我们现在科学家去做一个考察或者调查报告一样。那为什么从古至今人们觉得这本书是本怪书?这就是个需要解释的问题。实际上这本书确实,一方面记录的形式非常科学,非常理性。但另一方面,它其中的一些具体的记载表面上看非常奇怪。它里面确实记录很多在一些现实中不可能有的怪物。如果一个野兽长了九个脑袋,或者一个鸟长了四个翅膀,这些在现实中是没有的,只能是出于虚构。但是在《山海经》中就恰恰充满了这种奇鸟怪兽。

 

举个例子。在��阳之山又东300里,一个山叫柢山。“多水无草木”,这座山里水很多,比较荒凉,没有草木。但是山上有种动物就比较怪。“有鱼焉,其状如牛”,这种鱼身体形状像牛一样。“陵居”,住在山上。陵是丘陵的陵,就是山陵、丘陵。 “蛇尾有翼”,它的尾巴像蛇一样,长翅膀。“其羽在�@下”,身体两边,它的双肋下面长了羽毛。“其音如留牛”,它的叫声像留牛一样。留牛,可能是种动物,这里先不说。“其名曰�I”,这种动物名称就叫�I。“冬死而夏生”,它冬天死了,到夏天可以死而复活。“食之无肿疾”,吃了这种动物肉可以治病,可以消肿。

 

“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I,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肿疾。”从字面看,这种鱼的形象确实非常怪异。鱼长得的样子像牛一样,谁曾见过?这种鱼根本不存在。关键这个鱼不是生活在水中,而是住在山上。尾巴像蛇,还长了翅膀可以飞。

 

鱼在水中游,鸟在天上飞,这是动物学的基本规律。而这个鱼长了翅膀,会叫。一般人可能也不会听到鱼叫声,我们天天吃鱼都不知道鱼怎么叫。它还可以“冬死而夏生”。可以说这个动物身上集中了怪兽的所有特征。它不仅打破了动物分类学的基本规律,它还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基本规律。我们知道,鱼在水中游,鸟在天上飞,野兽在林中走,这是它们基本的生活环境。这类鱼住在山上,这就打破了水跟山的空间的界限。

 

基督教《圣经・创世纪》中,上帝说要让空中有飞鸟,海中有鱼游,山中有兽。最后让亚当,让人类来管理这些野兽。这个实际上就是自然界基本规律、基本秩序。什么东西,它应该在什么地方呆着,这是一个基本秩序。如果打破这个秩序,这是怪物,它会带来恐惧。

 

我们经常说年月日,这是基本的时间秩序。实际上时间秩序里面最大的什么?是生跟死的秩序。人死不能复活,动物死不能复活。如果人死复活了,那个东西就是鬼魂。如果一个人能从阴间回来,那是鬼。鬼能给人带来恐惧,对吧?实际上鬼就是怪物。因为它打破了生与死秩序,打破了时间秩序。

 

作为一个研究者,一个学者,我们要搞清这本书,它是本什么书。它究竟里面讲的东西是什么意思,它讲的什么东西。我们就不能仅仅抓住其中的一点,断章取义,必须把这本书的整个书的成书,它的结构,它的形式,它的体例,做一个非常全面的,非常细致的分析解读。这样才能确定这本书是本什么书。只有确定这本是什么书,它里面记载的是什么东西,它的用意何在,才能下一个比较可靠的结论。

读书人简介: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

读书人简介: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