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的写作是往生活的内部不断挖掘,它是要求准确、要求客观的一种写作;虚构的写作是一个更加飞扬的、更加能够去把人生的各个场景、人性的各个角度,集中起来,高度抽象化,也高度具体化的这样一种写作
问:提到您的名字,大家首先能想到的可能就是《出梁庄记》、《中国在梁庄》这些非虚构类的一些作品。那您这个是一部新的长篇小说,是一部虚构类的作品,这中间有没有什么联系或者关联?
是这样的,其实我当初开始写作的时候,我特别害怕别人跟梁庄乡联系。因为梁庄毕竟是已经被别人知道了,它又是一个非虚构的写作。所以我可能写的时候想用杜庄来写,然后梁光正的名字也不叫梁光正。但我觉得特别不顺,就总觉得内心深处有哪一点没有安置好。所以后来我就索性,就是把梁庄里面的梁光正拿过来,然后把那个梁庄又拿了过来,然后当我把梁庄放在《梁光正的光》里边的时候,我一下子觉得特别妥帖。就觉得我整个人都解放了,觉得一下子就找到了一种写作的感觉。找到了人物安放的地方;找到了我安放的地方;找到了这个人物在大地上行走的那种感觉。我觉得这种感觉特别重要,整个人、整个写作、整个故事都被解放了。就是你可以在梁庄的大地上去把握这个人,你可以对他性格内部更细微的那些矛盾性,有一个更准确地把握。所以后来我就索性干脆也叫它梁庄,虽然这是一个广义的、虚构的梁庄。虽然它是杜庄也可以,但我觉得梁庄对于我而言,可能它确实是一个可以自由生长的地方。我愿意用这个名字,哪怕别人会有混淆,我觉得也是愿意这样来做的。但同时我觉得,读者读完之后,可能不会混淆的,因为梁光正这个人物他太鲜活了。所以我觉得应该读者看完这本书之后,他想到梁庄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个非虚构的梁庄的大地的影子。但是行走的那个人,行走在大地上的那个人,他一定是一个鲜活的、虚拟的,但同时又是一个真实的人。他跟非虚构的那里面的梁光正是不一样的。
问:这是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那您在写作的时候,虚构写作和非虚构写作之间有什么不一样?
是有非常大的不一样的。我觉得非虚构的写作是往生活的内部不断挖掘,它要求一种准确、要求一种客观。当然,我反复强调,客观也是一个主观的客观,它要求你不能够对这个人物进行一个更大的发挥。我觉得这对作家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就是你要对真实的生活场景,进行一个细致入微的,同时也加入了你的思考的这样一种叙事。你要能够发现生活内部的某种真相,这是非常艰难的一件事情。但是虚构呢,虚构我觉得可能是另外一个层面的真相。它允许你去飞扬,它允许你把多个人物的性格加入在一个人物的性格里边。所以我觉得虚构可能是一个更加飞扬的、更加能够去把那种人生的各个场景、人性的各个角度,集中起来,高度抽象化,也高度具体化的这样一种写作。
我觉得两种写作我都非常喜欢。当然对于我而言,我选择非虚构还是虚构的呢?是跟我的主题相关系的。就写《出梁庄记》的时候我觉得一定要是非虚构的,我没有任何其他想法,我只能写这样一个真实的梁庄。但是写《梁光正的光》的时候,我一开始就想这是一个小说人物,所以要虚构写作。可能因为我的父亲就是一个小说人物。
问:我好像也看到过您对中国当下这种非虚构写作的一些观点,甚至包括有一些怀疑或者担忧,那是不是意味着您从这部小说开始,以后就转向虚构写作了,会不会放弃非虚构的写作?
肯定不会的。我还有很多非虚构的写作计划。刚才我也一直强调说,我选择写非虚构还是选择写虚构,是跟我的主题有关系的。我其实非常相信直觉,那个主题在我的直觉里面,我觉得只有非虚构合适,那我一定要用非虚构写;在我的直觉里面,这个主题用虚构合适,那我肯定是用虚构写的。所以我不会让别人觉得你写非虚构写的那么好了,你就要集中于非虚构来写,我觉得对我而言没有这个问题。所以我下面的写作可能还是两边来回写。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