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耶克强调人是无知的,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计划经济属于知识和理性的僭妄、僭越、妄想,他实际上主要是反对凯恩斯主义的通货膨胀政策,指出凯恩斯这一套,只是把危机推迟到后头,但是危机的程度在后头会加强,最终会出现大问题。
哈耶克跟凯恩斯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有意思的。凯恩斯是一个早就成名了的经济学家。对于哈耶克,他是30年代初被罗宾斯邀请到伦敦经济学院,实际上邀请去干嘛的呢?罗宾斯的目的就是要拿哈耶克作为炮筒来炮轰凯恩斯,这是罗宾斯的目的。哈耶克当时确实也做得不错,他在那讲了一些有关货币,以及有关货币经济周期理论的系列讲座。他这些讲座都是想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把奥地利学派的思想装进去,他当时做的是这样一种东西。
然后他在《经济学》杂志上,《Economic》杂志上发文批评凯恩斯的应该是《货币论》中的一些观点,有凯恩斯的这种短期的取向的这种理念。一些方法、思考都在《货币论》那个书里边已经冒头的。所以哈耶克狠狠地批评。凯恩斯当时,实际上是不理解哈耶克到底批评的是什么,然后实际上两者之间最初是私下有交流,凯恩斯是想了解到底是什么。然后凯恩斯,他也很生气,他就批评哈耶克的著作,实际上也是没读懂哈耶克的著作就批评。所以,国内有一本书叫《凯恩斯大战哈耶克》是吧?这个就是不是这种职业人员看看还是可以的。
其实职业人员真正了解哈耶克和凯恩斯之间的关系,把它作为一个补充性材料看也是可以的,因为它里边描述的不一定全是对的,但是它是非常有趣。就是《凯恩斯大战哈耶克》。但是,这个翻译的书名肯定是出错的。因为凯恩斯是年长,早就成名,哈耶克是30年代初,到了通过挑战凯恩斯才成名。所以按道理就应该说是哈耶克大战凯恩斯,就是你要翻译就应该反过来翻译,你不能说是凯恩斯大战哈耶克,那是错的。就是凯恩斯他不是不愿意跟你玩的,但是哈耶克要去挑战是这样一个关系。
随着二战越来越展开,实际上包括英国很多人,他对计划经济比较着迷,就英国的很多知识分子,对计划经济很着迷,因为你越是要战争,越需要动员。就战争容易变成,列宁那时候叫战时共产主义也是一样的。就是说你战争的时候,就是政府它就有借口动员各种资源,根据计划来配置资源来提供军工生产。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实际上正好凯恩斯的这些思想也冒出来存在,它也是跟大政府合拍的。
所以一个是从经济意义上的大政府,还有一个政府短期操作干预经济过程,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比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来影响经济政策、经济过程,你会发现就两个大背景下面有两个大因素,实际上促成了哈耶克对思考要写一本《通往奴役之路》。
那么还有一个背景,就是在20年代米塞斯开始的,到后来哈耶克又加盟的,就是跟东欧的奥斯卡·兰格教授,进行社会主义可计算性的大论战,社会主义是不是跟市场经济一样?他讲的社会主义指的是计划经济。就是你这个计划经济是不是也跟市场经济一样是可以计算成本收益,然后有效配置资源?这场大论战,实际上是多个回合下来,有一些经济学家说是奥斯卡·兰格赢的,但实际上这是错误的看法。因为这个辩论,有时候辩了几个回合以后你会累的,就是你错了,你还承认自己是对的,就没有意义。
所以包括国内一些奥地利学派研究学者也是觉得兰格是赢的,这是错误的。真正的证明,那就是1989年、1990年苏联阵营的崩溃,东德加入联邦德国,就是一个最大的证明。所以你可以看到在这些背景下,哈耶克写了《通往奴役之路》。他之所以能够写出《通往奴役之路》,是跟他前面的这些training跟学习消化,跟思想积累是有关系的。
还有一个思想积累就是,他自己在1936年,在一次讲演当中,他实际上做了一个报告,就是经济学与知识。实际上是对他来说,这个讲演稿是在1937年出版,这是一个分水岭,意味着哈耶克开始告别新古典均衡论,我们把它叫做认识论的转向,就走向演化分析方式,包括对知识论的强调。所以哈耶克到后来,大家把他叫做知识贵族,因为什么呢?他提出了一系列的从知识角度论证了一系列的东西,比如说他的出发点就是苏格拉底的一句话,就承认无知乃开智启慧之母,就是开启你的智慧,就开智启慧之母。
苏格拉底这句话,哈耶克强调就是人是无知的,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这并不是说你不能利用你的知识,不能利用你的理性,但是你不能搞理性的僭妄、僭越跟妄想,那也不能有知识的僭妄。计划经济是属于知识和理性的僭妄、僭越、妄想,所以哈耶克在1974年获诺奖的字词当中,他的演讲稿的题目就是《知识的僭妄》,就是僭越的僭,妄想的妄,The Pretence of knowledge。他实际上主要是反对凯恩斯主义的通货膨胀政策,指出凯恩斯这一套,只是把危机推迟到后头,但是危机的程度在后头会加强,最终会出现大问题。中国现在情况也是一样的,不断的投放货币,最终可能会要有一个大挫折。
哈耶克论战成名,但是由于战争的深入,计划经济思维越来越固化,实际上很多原来崇拜哈耶克的这些粉丝们,慢慢投向凯恩斯那边。凯恩斯受到哈耶克的刺激以后,潜心写出了《货币通论》,1936年出版。那时哈耶克因为以前很冒失的批评人家,他后来就不想再这么做。实际上到后来他一直后悔,他觉得他应该专门写一篇批评《货币通论》的文章,但是到后来他一直没写,所以他一直后悔到死,到1992年去世他都后悔。
哈耶克1944年出版了《通往奴役之路》之后,有一个自由主义思想家,叫阿瑟·塞尔登评价说,哈耶克已经成为伦敦经济学院乃至在全世界中,最坚定的捍卫古典自由主义的人了,甚至连哈耶克经济理论的宿敌,凯恩斯在去布雷顿森林会议的途中,读过这本书后,在1944年6月28日也写信给哈耶克高度赞扬这本著作。他说:亲爱的哈耶克,旅途当中,我有时间拜读了大作,在我看来这本书很棒,我们有最充分的理由,感谢你这么精彩的说出了我们想说的话。所以凯恩斯实际上他还是个自由主义者,但是他就想哈耶克有其他的评论,马上给你说一下,你可以看看。
在1983年,《经济学家》杂志邀请哈耶克在凯恩斯百岁冥诞之际对他予以批评,哈耶克写到,尽管我要说凯恩斯也许是我们一生中所碰到过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思想家,我也曾渐渐地认识到,他在一般思想领域的卓越之处,但让他抱得大名的那些科学研究成果却是完全错误的。他主要是通论,全是错误的。
在较早的一次报刊专访中哈耶克认为,自己的经济学理论与凯恩斯的理论没有共通之处,哈耶克是这样说的,没有,我觉得凯恩斯基本上也是一个主张自由贸易的人,是个经济自由主义者,但是凯恩斯附加了很多保留和限定,就是他从来就不够彻底。从私交说我们是朋友,但在经济学上很少有意见相同的时候。就是伦敦当时遭德国人轰炸,伦敦经济学院就搬迁到剑桥那边,凯恩斯就让哈耶克要住在他家里,所以他们还有时候一起到一个屋顶拿着笤帚,看看有没有炮灰下来,扫一扫。至少在这个《凯恩斯大战哈耶克》这本书里面有这样的描述,非常有意思的,大家可以去看看。
哈耶克以前年轻的时候,是一个费边社会主义者,到后来,因为阅读了米塞斯、门格尔的书,才变成了一个自由主义者。哈耶克晚年的时候曾经开过一次玩笑,这是一个玩笑,他说马克思是右耳聋了,就是对右边的话他不听。哈耶克说他自己是左耳聋了,比较左的话,他不听,就开玩笑。我们接触的,我自己涉及翻译的,或者是组织翻译的哈耶克的书,大概有4本现在,一个是刚才讲到的《通往奴役之路》,还有一本是《自由宪章》。
《通往奴役之路》在2013年还专门重新修订了一遍,现在看就应该看这一本。还有就是冯克利老师主译的《致命的自负》,还有一本是德国学者写的《哈耶克思想论集:知识自由与秩序》。实际上这一本书本来题目给倒过来就好了,就是它的副标题是哈耶克思想论集,应该是把副标题作为主标题,可能大家更清楚是干什么的,因为你就写《知识自由与秩序》,别人不知道是论哈耶克。
我们还在继续迎接哈耶克,因为哈耶克他的观点不极端是比较落地的,他承认政府在很多领域是可以发挥作用的。所以中国政府实际上并不特别讨厌哈耶克,你会发现哈耶克的著作基本上都能翻译是吧?《自由宪章》也早就翻译出版了。实际上在60年代滕维藻他们,就是原来南开大学的校长,他曾经在60年代翻译过《通往奴役之路》,当时只印了500本,是内部交流版,所以很多人是没有接触的。但是当时已经有个页本,我们这个页本是在滕维藻的页本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翻译的。2013年的《通往奴役之路》的修订版,就是做了较大的改动,增加了韦森老师的一个序言,就是一个良序社会运行的基本原理。
这本书现在大量的政府官员跟企业家学者都在看,它应该是一本畅销书。但是由于哈耶克体现的是一种,我们把它叫做中道自由主义思想,就是不是特别极端的,而且是政府有其作用空间。所以中国的政府还是比较容忍的,可能有些政府官员也是比较欢迎的。
我刚才先讲了哈耶克的一些思想,实际上再回头给大家很简单的讲一下他的生平。哈耶克,他全名是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他是奥地利裔英国经济学家,原来是奥地利人,然后是到了40年代初,加入英国的国籍。他跟米塞斯不一样,米塞斯跑到了美国以后,流亡到美国以后,他应该是没有修改他的国籍。哈耶克先后获维也纳大学法学与政治科学博士学位。20世纪20年代留学美国,实际上读了一些统计学的东西,他后来回来到维也纳大学先当讲师。然后,跟米塞斯一起建立了奥地利经济周期研究所,哈耶克任所长。那是跟哈耶克做的货币研究,还有统计学的这些都是有关系的。
后来又成为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的教授,还有德国弗莱堡大学的教授,还有芝加哥大学的教授。他是1938年加入到英国籍的,就是他三十年代初去了英国,1938年加入了英国籍,然后是1944年发表《通往奴役之路》。大概是1943年成为英国的皇家科学院的院士。但是可能是1943年或者1944年,还没出版《通往奴役之路》的时候,他被授予伦敦经济学院院士。但是如果再晚一些时候,如果是《通往奴役之路》出版了,那他就不可能成为伦敦经济学院的院士。
哈耶克所涉及的学术领域比较多,从心理学到经济学到政治学、法学、哲学,有些学者以为哈耶克是从经济学开始的,实际上不是。他最早是从心理学开始的,感兴趣的是心理学。他父亲好像是植物还是生物学方面的,哈耶克也喜欢这方面的。哈耶克最初对心理学自己做了很多研究,所以到后来他出版了一本书就是《感觉的秩序》。那是讲理论心理学的内容。
之所以他最后能出这本书,在他早期是先研究了心理学的东西。《感觉的秩序》里边也是有创新的。所以他这里边《感觉的秩序》涉及到的是演化因素,现在的神经元经济学,演化经济学都跟哈耶克这个《感觉的秩序》的研究连在一起的。他讲的人的头脑当中,对外部感觉,对外部世界有个排序,它都是通过排序来完成的。
然后对特定的事物,它已经有个排序,当它对外部事物的感受改变的话,它会修正它的排序,这个时候就是一个演化过程。这种思维实际上在现在的演化经济学研究当中,它必然需要考虑到哈耶克这种理论心理学的贡献。哈耶克两度成为弗莱堡大学的教授,他最后是在德国弗莱堡去世的,到后来他是安葬在维也纳旁边的老家那边。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