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文化意蕴》

http://video.dushuren123.com/lecture-135503495.mp4

李醒民
查看全部 内容介绍:
收起 内容介绍:

 

 

科学异化是由于科学的外部社会文化背景作用于科学,尤其是作为探究活动和社会建制的科学,并通过科学自身的个别要素或倾向的极端化,使科学背离它的固有本性和原有初衷,堕入自己的对立面,从而给社会和人类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危及科学自身

 

 

亲爱的听众和读者,现在在这里,我想与你们分享一下我关于科学文化和科学论研究的论著、见解和思想。有这个与你们交流的机会,我感到十分愉悦和欣慰,我希望你们也能够感兴趣,以收获“旧学商量加遂密,新知培养转深沉”之果。

 

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开始学术研究,我一直把科学文化和科学哲学或者是科学论作为我的主要研究方向和重要的研究课题,陆续发表了数百篇论文和十余部专著和文集。其中,最完整和最有新意的当属三部大书:第一本是《科学的文化意蕴——科学文化讲座》,这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第二本是《科学论:科学的三维世界》上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第三本是《科学与人文》,它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之所以说这是三部大书,第一个是因为它们开本比较大、字数比较多。三书的电脑统计字数分别为595千字,就是595000字;784千字,就是784000字;305千字,就是305000字。第二个就是它们议题广泛、内容丰富、论述深入。

 

先讲一下科学文化跟《科学的文化意蕴——科学文化讲座》这本书。

 

什么叫科学文化呢?科学文化它不是吸纳了科学的某些要素和气质的其它亚文化,更不是科学诞生和发展的文化氛围或者语境文化。例如古希腊的文化遗产、英格兰清教主义文化、欧洲资本主义文化,不是这些东西。我以为,科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形态和重要构成要素,是人类的诸多亚文化之一。科学文化它是科学人man of science)在科学活动中的生活形式或者生活态度,或者是它们自觉和不自觉地遵守的生活形式和生活态度。科学文化以科学为载体,蕴涵着科学的禀赋和禀性,体现了科学以及科学共同体的精神气质,是科学的文化标格和标志。与艺术、宗教等亚文化相比,科学文化的历史要短得多。但是它在数百年间的影响却如日中天。科学文化深刻地内蕴于科学,并若隐若现地外显于世人。因此,它的一些组分已经潜移默化地浸淫了人们的思想和心理,塑造了时人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定势,乃至成为人性的不可或缺的要素。还有一些组分比较隐秘,需要研究者加以发掘和阐释,才能被人们在理智上领悟,在行动中效法,从而进一步彰扬科学的文化意蕴和智慧魅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

 

我对科学文化的早期研究,在2002年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文化研究二十年”这一篇文章里面,有详尽的说明。《科学的文化意蕴》这本书以发掘科学的智慧、迈向智慧的科学为旨意,以揭橥科学文化的内涵和要义为鹄的,是学术界第一部比较全面、比较系统地探讨科学文化意蕴的学术专著。其中多有作者自己的见解,多有超越于前人的工作之处。

 

你比如说,我在导言里边,就讲到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科学文化里边,从这个文化开始讲起。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固有特征和研究进路是什么?科学与文化有什么关系,怎么互相影响?科学是一种文化形态和文化力量,然后我就定义了科学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科学文化的特性是什么,它的未来前景怎么样。我在导言里边就讨论了这个问题,然后分别讨论了科学文化里具体的一些要素或者科学文化的一些具体的项目。

第一章讲的是科学功能。科学有什么物质功能啊?科学有什么精神功能啊?科学与人生有什么关系啊?我的结论是科学在制造世界的未来。

 

第二章论述了科学价值,当然这得从什么是价值这个概念说起。科学与价值关系在历史上是怎么样的。我在这一方面做了一些勾勒和素描。然后对休谟原理进行了讨论。然后我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科学价值,科学价值是中性的吗?当然不是的,虽然科学中包含了价值,相对于宗教文化、耶稣文化、或其它人文文化来说比较少一点。但是它并不是中性,它也包含着价值。所以我认为科学是价值相关的。我还讨论了科学中的价值都有些什么东西,而且科学和人的价值有什么关联。

 

第三章讲的科学语言。因为科学是要用语言表述出来的,而且它的语言较日常语言以外还有科学的特色语言,特别是数学的语言。没有数学语言没有科学自己的专门的特色语言,那科学没办法表述出来,人们是没办法接受和学习的。所以它超越了日常语言,当然它也包含着日常语言,包括一些事实描述,所以说科学本质上是语言的。讨论了科学语言的类型、它的功能、它的特性。然后着重讨论了科学中的隐喻、翻译和诠释,这都跟语言有关系的。

 

第四章讨论科学审美。当然这得从美和审美的本性开始讨论。我讨论了科学美和数学美,这就直接和科学相关了。还有讨论了科学审美的功能,科学审美在平时的生活中,日常工作中,科学工作中可能与之关系不大,但是在科学的发明过程中,特别是在重大的基本概念或理论突破的时刻,科学的审美在这方面起很大的作用。彭加勒讲过,“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明的工具”,而直觉里边,其中科学审美的直觉在这一方面占着很大的比重。还讨论了由美怎么走向真和善。科学肯定是真的这一点,与其它文化来比较的话,它确实是很真的。因为它要经过实验,经过实验证明的。当然以后也可能发展。但是这个基本东西,基本实验是改变不了的,尽管基础原理,科学公理,科学假设可以改变,但这是基本的定律,已经实验证明了,它就成立了,最多就是给它划定一个范围。比方说相对论给牛顿力学划定了一个狭义的范围。在这个范围起作用,超过这个范围就不起作用了。所以科学肯定是真的。但是还有科学美,有美学元素。而且科学还有真和善的功能,所以我在这里边讨论怎么从美走向真和善。

 

第五章讨论的科学精神,这是人们现在经常提的。虽然这个名词大家一听很不陌生,但是科学精神到底是个啥?它有多么深刻的内涵?中间又有什么错综复杂的关系?大家也不见得都很清楚。我在这一章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科学具有独特、宝贵的精神。科学精神的规范结构,我讨论了它的规范结构,把它纳入了一个逻辑体系里边。还讲到了科学精神的特点,然后涉及到科学教育,科学普及与科学精神。

 

第六章我讲的科学的限度。提出了两种对立的观点。讲到怎么理解科学的限度。我讲到它的科学内在,它本身有限度,因为科学不可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画家、诗人、音乐家他也认识世界,但是用的东西不同啊!科学家是用数学公式来理解世界的;画家是用色彩来理解世界的;音乐家是用音符来理解世界的;诗人是用他的诗句来理解世界的。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理解这个世界,但是角度不一样。所以科学是有限度的。比如说人,他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他也客观的存在。虽然生理学、心理学这都属于科学研究的对象,但是有些东西也不见得都是科学能研究出来的。例如情感之类的东西,这可能要通过我们的文学、意识、因果来解释人内心世界的。所以科学是有限度的。而且当时甚嚣尘上有科学终结,在这里我对科学终结提出了我的看法:认为那是胡说八道的。科学怎么会有终结呢?然后我谈到了自己一点原则性的看法。

 

第七章我讲的科学异化。科学异化到底是现实还是幻影?我认为它是一种现实。我列举了各种各样的表现,咱们的现实生活中,咱们的现实社会中的种种表现。然后讲到了科学异化的原因。讲到消弭科学异化的途径。

 

第八章我讨论了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讲到了科学主义的定义是什么?特点是什么?科学主义在西方和中国,科学主义兴起的原因和后果,反科学主义及其相关问题的讨论,我在这里对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做了详细的讨论。我们一般人认为科学主义好像都是贬义的。实际上科学主义,你查英文字典,它是一个中性词汇。有时看法可能正确,那我们就坚持。看法是错误的,我们就抛弃了或者扬弃了就完了,所以它是一个中性词。当然,如果在这方面,指着科学能解决一切社会问题,不要其它东西,可以“包打天下”,这就科学万能论。还有认为科学方法可以解决一切其它学科的问题,这也有所夸大,就是科学方法万能论。这当然是贬义的科学主义了。我不主张贬义的科学主义,我也反对。

 

第九章我讨论了科学和反科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反科学也是很兴盛的。我在这里专门讨论了反科学的历史沿革,反科学的内在理由及其对它的反驳,反科学出现的外部原因。我讲了反科学的特征、危害和遏止之道,怎么样的办法遏止掉。

在这里,我没有办法对这本书里的几十万字的内容,全部加以解析或者加以阐述。我仅仅罗列三个论题的观点,来管中窥豹,略见一斑。一是科学文化的特性和未来,二是科学精神的规范结构,三是科学异化问题。

 

我觉得科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各种亚文化之一。不用说,它具有人类文化的共性。我在这个书的导言里头讲了文化有什么特点。当然,文化具有的特点,科学文化都具有了。因为科学是这个文化里边的亚文化嘛。但是科学文化也有它的独特性质,也就是它跟其它文化不一样的地方。我就列举了这么几点:第一个,科学文化的对象和内容是实在的而不是虚幻的第二个,科学文化是最有效的研究真实世界的途径和知识生产的理想形态,是富有启发性的文化。它在研究客观世界这一点,客观世界、物质世界这一点,科学文化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其它文化也研究,但是没有科学研究的这么深入,这么真切的。第三点,独创性是科学文化的独特要求和鲜明标识这就跟体育文化不一样,体育比赛有冠军、亚军、季军,甚至踢足球能踢个前几名都挺不错的了,但科学文化,只有第一没有第二。人家发明出来,你不知道,你也把它发明出来,只能说明你头脑聪明,没有意义了。所以这就是独特的。第一个创造出来后,第二个再创造出来就没意义了。第四个,科学文化是尤为强烈的理性的和实证的文化。这是科学的两大支柱,一个就是理性,一个就是实证。其它文化没有这么强烈的,哲学有理性没实证。第五个,怀疑和批判是科学文化的生命,也是科学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怀疑批判终止了,科学的生命也就完了如果都相信牛顿是正确的,怎么会有量子力学?怎么会有爱因斯坦相对论呢?所以对牛顿的这个正确的理论,正确的体系,我们都要批判都要怀疑,你不怀疑不批判,怎么能出现新力学呢。但是科学文化具有普遍性、公有性和共享性技术文化不一样,有专利啊!科学文化哪有专利,一发表大家都可以吸收,都可以享用的。跟那个古典诗词一样,这一点跟这个文化一样。一首诗或者一个公式,我们都学啦,那不会减少什么东西的。但是,有五个苹果,他一下吃了四个,那其他人就吃不到了。所以科学文化具有普遍性、公有性和共享性。第七个,科学文化具有自主性、主动性和非历史性科学它是独立自主的,当然它又依赖于社会,但是它是相对独立的科学共同体。还有这个非历史性。你像文学艺术那历史性很强,科学文化也借鉴前人,但是必须要突破前人。但这个文学艺术,当然也借鉴前人,但是不见得能突破。比如说古典诗词,要把这个唐诗宋词突破是很难的,你要突破《红楼梦》也是非常难的。对吧!所以这一点还是,你看这个文化它真是不一样。第八个,科学文化是见解和诠释多元化的竞技场,是争论和辩驳制度化的语境。第九个,可靠性即可信性的声誉在科学文化中是首要的个人资产,同行评议是科学文化的关键制度。这个东西呀也是很厉害的,所以科学家对自己的声誉很重要。第十个,科学文化具有某些伦理道德的蕴涵,尤其是诚实第一。第十一个,科学文化在更大的程度上是有机的、生物的现象第十二个,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在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理想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张力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

关于科学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和进路,当然我们都不是预言家,恐怕是预言家也难以做出准确的预言,所以我自己也不敢率尔操觚、妄自置喙。但是,我们可以也适当的展望一下,做一个尝试性的,也可能错了,也可能具有某种启发性。我认为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汇流和整合肯定是未来的方向。其有效途径是,走向科学的人文主义scientific humanism)和人文的科学主义(humanist scientism),即走向新人文主义(neo-humanism)和新科学主义(neo-scientism)。这是双重的复兴——人文文化的复兴和科学文化的复兴。我这样写道:要知道,人的认知能力有三种——理性、心灵和情感,人的认知对象有三个——自然、社会和人生,科学认知的范围和优势像其它学科一样,也是有限的和局部的,科学作为一种文化仅是整个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所以科学人要警惕科学沙文主义和科学霸权主义,要清醒的认识技治主义或者叫专家政治,当然它无疑优于官僚政治,但是技治主义、专家政治,却逊于通才政治的,所以要清醒的认识到技治主义或者专家政治的弊端。因为在20世纪,科学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中轴,科学文化变成一种强势文化,一不小心就可能滋长那样的不正常的情绪和非平权的心态。我提倡这个平权的心态,大家在权力上都是平等的。科学人既要进一步加强科学自身固有的自我批判和自我矫正机制,深入发掘科学内在的精神潜能、文化意蕴和人文价值,就像哲人科学家所做的那样,也要以平权的态度善待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积极吸纳它们的思想菁华和时代精神气质,同时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和话语权,积极呼吁公众和决策者认识和重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对于社会健康发展和人的完善的意义或者重要性,并促成社会加大对它们的支持力度。

 

当然在这一方面,人文人(man of the humanities)也要戒除自己的井蛙主义(well-frogism),不要井底之蛙或愚昧无知从索卡尔诈文事件大家就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一点,或夜郎主义(yelangism)的妄自尊大,克服某些极端立场、狭隘观点、偏执态度和嫉妒心理,放弃对科学的迪士尼式的乃至妖魔化的涂鸦,多一点建设性的内在科学批判,少一点破坏性的外在科学批判,自觉节制一下封建贵族式的或流氓无产者化的新浪漫主义批判(the neo-romantic critique of science)特别是那些乐于享用或不知不觉享用科学所导致的技术文明成果、而又无情诅咒科学的人文人,更应该加以深刻反省。科学共同体和人文共同体只有这样相互尊重、相互了解、相互学习,才能在和谐的气氛中和正确的轨道上使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比翼齐飞,科学精神共人文精神圆融一色,从而走向新的综合,科学的人文主义,也就是说渗透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新人文主义,和人文的科学主义,也就是说充满人文思想和人文情怀的新科学主义。

 

关于科学精神,一般的论者只是一一罗列,罗列的项目和数目虽然不尽相同,但都是一盘散沙,之间没有有机的联系和逻辑关系。我勾勒的科学精神的规范结构是,科学精神以追求真理作为它的发生学的和逻辑的起点,并以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构成它的两大支柱。在两大支柱之上,支撑着怀疑批判精神、平权多元精神、创新冒险精神、纠错臻美精神、谦逊宽容精神。这五种次生精神直接导源于追求真理的精神。它们紧密地依托于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从中汲取足够的力量,同时也反过来彰显和强化了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它们反映了科学的革故鼎新、公正平实、开放自律、精益求精的精神气质。科学的这一切要素,既是科学的精神价值的集中体现,实际上也成为人的价值,因为它们提升了人的生活境界,升华了人的精神生命,把人直接导向自由。所以,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生命,也是人的生命。

 

关于科学的异化,我是这样界定的:科学异化是由于科学的外部社会文化背景作用于科学,尤其是作为探究活动和社会建制的科学,并通过科学自身的个别要素或倾向的极端化,使科学背离它的固有本性和原有初衷,堕入自己的对立面,从而给社会和人类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危及科学自身。科学异化使思想活跃的科学蜕变为僵化的教条,使本应为人造福的科学堕落为有害于人的科学。因为科学的外部社会文化与境是科学异化的主要动因,这些与境以及科学都是人为的,所以科学的异化实际上也是社会文化的异化,归根结底则是人的异化。面对科学的异化,如果我们应对得当,科学就可以扬弃异化,焕发活力,从而走向伟大的复兴;倘若处理失当,科学就有可能一蹶不振,乃至衰亡。

 

科学异化的表现很多的,五花八门、形形色色,我仅就其要者,重要的来讲一讲,不用说,各种表现之间互有交叉和重叠,很难把它们划分得泾渭分明。我分了这几个方面,来讲科学异化的各种表现:第一科学的技术性异化第二科学的功利化异化;第三科学的权力化异化;第四科学的意识形态化异化;第五科学的专门化异化第六科学的机械化或原子化异化第七科学的非人性化异化科学异化有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外部原因大体包括这样三个方面:社会制度和价值取向不健全,人文传统和人文精神不到位,社会科学和社会技术或者讲社会工程不发达科学异化的内部原因可以从科学自身以及元科学观点、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之内来找到,比如,对科学的客观性性质的片面强调,研究取向和评价标准的偏差和扭曲,对科学观以及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缺乏反思和批判等等。怎么来消弭科学异化呢,我觉得有这么几种途径,第一个就是要更新价值观念,认识精神价值的意义,提升精神价值的地位,使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第二要创造新的制度和规范,尤其是要铲除导致科学异化的经济和政治基础第三加强对应用科学的评估、监管、控制机制,防止或减少科学应用或技术的误用和滥用第四重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高扬人文精神和人文传统,促进科学的统一和两种文化的融合和汇流;第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使科学人性化,成为为人的科学第六弘扬科学精神,胸怀科学良心,增强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第七正确认识和对待科学,打造智慧的科学和造福的技术第八自律克己,改造人性,惠及人类

 

这是我关于科学文化这方面的一些认识以及我的《科学的文化意蕴——科学文化讲座》这本书里边包含的一些论点。

读书人简介: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

读书人简介: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