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

贾拥民
查看全部 内容介绍:
收起 内容介绍:

 

 

 

斯密的思想非常深邃和广博。《国富论》只是他解释人类自然秩序的整个体系的其中一本书。《国富论》的内容主要是围绕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些行为的解释,以及由此形成的对社会秩序的解释

 

 

大家好,今天这本书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这个书我一下子真的还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讲比较好。这本书有厚厚的两大本,分上下册。如果是算中文字数的话,可能要达到130万字,上下加在一起。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又要把《国富论》重新拿来翻译一遍、出版一遍呢?因为《国富论》到现在为止,国内出的版本已经非常多了。最早的严复老先生,就是在清朝时候的严复翻译的《原富》。它不是全本,只是用文言文翻译的其中一部分,它名字叫做《原富》。到后来王亚南翻译的非常经典的版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富论》。接下来,还有天津南开大学的一个著名翻译家(杨敬年),翻译了(版)《国富论》,后来还有很多版本。那为什么现在又要新出一本《国富论》的版本呢?我要稍微解释两句。

 

现在严复先生的版本《原富》已经很少见的到了。现在大家可以经常看到的,基本上大部分都是商务出版社出版的《国富论》和南开的杨敬年老先生翻译的《国富论》,这两个版本比较流行。但是这两个版本所根据的译本,就是根据的英文原本,都是坎南版的《国富论》。是由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的教授在20世纪初,就是100多年前编辑的版本。那么现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富论》,是格拉斯哥版。它是由格拉斯哥大学重新编辑的最新版。所以版本的不同是一个原因。其实《国富论》它作为经济学里面的一本著作,可以说是经济学里面的《圣经》,它的地位那是不用再多说了。每一个时代或者每一代学者出来之后,都会觉得有去重新读《国富论》的必要。所以这其实是《国富论》过了一段时间就出新的版本的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因为时代有变。我们现在有关于读经典、读原典的需要,那么自然就会回到源头上去,阅读这本书。那么也就会产生重新翻译或者说重新阅读的需要。或者说,重新翻译、重新出版的过程,也就是推动重新阅读、重新把新的时代精神和原典的东西结合起来的一个很重要的工具。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关于格拉斯哥版的。格拉斯哥大学事实上是编辑了斯密的著作全集,除了《国富论》之外,还有《道德情操论》、《法理学讲义》等等,总共有六大卷。斯密的思想非常深邃,也非常广博。其实要彻底理解《国富论》,仅仅读《国富论》本身是不够的。在格拉斯哥版的《国富论》里面有很好的体现。为什么格拉斯哥版的《国富论》,它的篇幅会比其它版本大那么多呢?因为它里面有非常多的注释,注释当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引用斯密他自己其它的著作中的内容来互相佐证,或者互相说明这个思想它的情景、它的源头和它的发展过程。现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已经把格拉斯哥版的斯密全集组织翻译、出版。《国富论》只是其中的第一本,接下来六本都要出来。如果六本书全部出来放到一起来看的话,对斯密的思想会有更好的理解。我记得商务印书馆也出过斯密的全集,但是它依据的版本不一样,各自的价值也不一样。两套应该对照起来看,对研究或者更好的理解斯密的思想应该是更加有帮助。我想如果中国人民大学这套斯密全集出齐之后,里面的每一本书,我想可能都还需要再修订一次。为什么?因为现在各自翻译、各自出版,里面相互引用的地方可能都不统一。到时候都出齐之后,我说不定还需要再重新统一修订一次,再一起出版。我想那一套书的价值应该会更加大,可能大家参考起来会更加有意义。 

 

在介绍《国富论》主要内容的时候,其实也是很困难。因为它有一个背景,斯密在写作的时候,他是有一整套写作计划。《国富论》只是他解释人类自然秩序的整个体系的其中一本书。与它关系特别密切的一本就是《道德情操论》。《道德情操论》跟《国富论可以说是一体两面。《国富论》它主要围绕的是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些行为的解释,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秩序的解释。《道德情操论》是这个方面之外的秩序的解释,但是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这也不难理解,比方说我在市场上企业里面工作的时候,所秉持的一些原则或者说是出发点,可能跟我自己在家里跟家人相处,对待父母、尊长的时候,可能会有区别。但是这个区别并不影响你作为一个人本身的最根本的、最自然的一些特性,或者说本性。

 

斯密作为思想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或者说是主将之一,他那时候是从神学过渡到人学,或者说破除玄学,再从人的本性来出发、来建构关于社会秩序的。所以《国富论》其实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如果总结起来的话,《国富论》有五篇,第一篇讲财富的劳动分工是劳动生产力的来源;第二篇讲财富的来源;第三篇讲不同国家财富增长的不同途径;第四篇分析以前的各种经济学体系;第五篇讲关于政府管理方面的,比方说君主的收入和国债,分这么五篇。但是这五篇涉及的材料非常复杂,它既讲理论,又讲具体材料,所以看起来头绪非常复杂。而且斯密自己的观点也不是非常突出,因为他都是通过总结,或者甚至是把各种不同的说法直接并列到一起,然后再从中引出他自己的观点。所以如果读《国富论》的时候不掌握一条主线的话,读起来会觉得相当麻烦,或者觉得斯密怎么会这么啰嗦。

 

这条主线应该是什么呢?它其实是从人的自然本性或者说从自然法的角度作为它的主线的。它首先讲人的自然本性,然后根据人的自然本性来看人的行为、取向,然后根据人的行为特点来描述应该让人怎么去行动才能对财富增长最有利,然后再很自然的过渡到国家或者秩序应该是怎么样子的?就是说不能去干涉人的主动。所以总结起来的话,斯密《国富论》的三个基点应该就是:第一,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基本行为取向是自利的。第二个基本点,我们社会要取得经济增长,让人自己和所有人都变得更好,就应该允许人根据对自己的利益的判断去自由的行动。然后它阐明了为什么自由的行动会给自己、给社会带来更好的结果?这就是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第三个基本点就是说,既然让人自由的行动能够产生更好的结果,那么我们国家或者是政府、社会,应该是怎么样的社会?或者说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去保障人的自由行动的权利?所以他就提出了小政府,或者说看守政府这个理念。所以从篇章结构上来说,前面两点主要是前三篇的内容。第三点主要是本书的后面两篇,特别是第五篇的内容。因为它中间第四篇是主要涉及对重商主义学派和重农主义学派的批评和评价,所以它是包括了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最主要的分析工具,主要是他的劳动、分工的概念。因为在斯密看来分工是所有效率的源泉,比如我自己没有的东西要到别人那里去交换来。这样的话就产生了分工的需求,而分工之后效率会大幅度提高。同时分工又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只要你保证人能够自由的扩展、自由的追求自己的东西,那么市场范围是可以自发给扩展开来的。

接下来斯密的书里面提到的很多东西,比方说关于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区分,其实也是跟分工有关系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斯密很强调一点就是,整个社会或者整个国家财富的多寡,跟社会里面从事生产性劳动的人与从事非生产性劳动的人之间的比例有很大关系。社会从事非生产性劳动的人越多,社会的财富增长就越慢。但其实说到底这是分工的问题,所以我觉得这是我们在读《国富论》的时候应该把握的一条主线。   

 

这里还要讲一点,我们现在读《国富论》我们希望了解的是什么?就是说为什么要重新回到源头上来读?《国富论》它蕴含的东西非常多。比方说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在斯密那里只是用了简单的几句话就把它说清楚了,但是直到7080年代的瓦尔拉斯到20世纪的阿罗和德布鲁才完成了一般均衡理论,把斯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提供了严格的数学证明。证明了只要让人自由行动,参与市场竞争,就能让整个社会的福利能够达到最好的水平。

 

其实《国富论》里面蕴含的思想也非常多。比方说我们以华人经济学家里面,现在已经去世的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为例,他强调的就是专业化与分工。他的思想也是从斯密这里过来,也是从斯密这里为源头。所以我想回顾以前的思想无非是两个方面嘛。一个是看它与当前的时代需要能不能结合?第二个是看从里面能不能找出一些思想资源来进一步发展理论?我想《国富论》在这两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再扯开一下,比方说前段时间,国内关于产业政策的争论也争的很厉害。其实在《国富论》里面,它在批评重商主义的时候,已经很多地方都论述到了所谓的扶持本国产业,或者由政府来支持、确定哪些产业优先发展的害处,或者说为什么这样是行不通的。 

 

读书人简介: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

读书人简介:

作者(译者)面对面为你讲解一本书的核心要义。
喜欢就下载APP试用吧!